新華社海口12月25日電 題:老僑鄉煥發新生機
新華社記者王軍鋒 郭良川
“情況好時農家樂每股分紅有5000多塊錢。”談起“花梨人家”農家樂,今年68歲的南強村原黨支部書記莫澤海樂得合不攏嘴。
依萬泉河而建的南強村是瓊海市博鰲鎮朝烈村下轄的一個自然村,也是當地有名的華僑村。
進入南強村,鬱鬱蔥蔥的樹木掩映下,一棟棟南洋風格的老宅別有韻味。
海南人有為生計闖“南洋”的傳統。一百多年前,這個村闖“南洋”的人們用勤勞和智慧換來財富後,紛紛回到家鄉修葺祖宅。
“我們村是僑鄉,90%的村民都有華僑親戚,村裏百年以上的老宅保護得比較好。”莫澤海介紹説。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這個52戶、250多人的小村莊慢慢變得衰敗起來。到改革開放前,村民的溫飽問題依然難以保障。
“40年前,我們村是比較貧窮的小村莊,當時村民都靠種水稻為生。村裏都是泥巴路,生活條件很差。”莫澤海説。
改革開放以來,村民的溫飽問題逐漸解決,經濟收入不斷增加。2001年,隨著博鰲亞洲論壇的成立,毗鄰論壇永久會址的南強村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這次變化比較明顯。”莫澤海説,博鰲小鎮旅遊行業的發展,給村民們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
2013年,南強村被納入博鰲鄉村公園建設中,博鰲鎮政府對村莊進行保護性改造,更新污水處理、道路等基礎設施,並補貼村民建設農家樂和民宿。
為帶領村民吃上“旅遊飯”,莫澤海鼓勵村民以股份制模式發展農家樂。南強村村口的“花梨人家”農家樂就是由18戶村民以每股1萬元的方式自願參股開辦,有十來名村民在這裏打工。
“我們三年就把參股股金全部還給村民了,現在每年都有分紅。”莫澤海説。
2017年,碧桂園結緣南強村,在當地政府指導下制定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方案,將南強村與相鄰的大路坡村連片打造,引入鄉村旅遊業態,幫助村民致富。
“在老宅立面改造過程中,我們盡量保留原來的風格,把損壞的修葺一新。”莫澤海介紹説,村裏環境衛生很好,像住在花園裏。
如今,在南強村,不僅可以逛古巷,看古宅,遊客還可以到鳳凰客棧、鳳鳴書吧、陶醉音樂酒吧等場所休閒娛樂。
過幾天就是元旦假期。莫澤海説:“新一輪客流高峰來臨前,我們農家樂要提前做好準備。”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