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太原11月20日電(記者劉翔霄)山西近年試點推行“中藥材流通追溯體係”,截至目前,省內12個種植基地、5個大型倉庫、3種中成藥及數十種道地藥材飲片已獲“身份證”。
記者從山西省商務廳了解到,山西2016年起試點這一政策,逐步建成了以“兩個中心,四個地市”為框架,七個企業為試點的“中藥材流通追溯體係”,並在全國首創了三種中成藥的全流程可追溯。
中藥材流通追溯體係是以發展現代流通方式為基礎,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中藥材産品包裝袋上的二維碼,即産品的身份證,實現重要流通的索證索票、購銷臺賬的電子化,從而形成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體係。
山西地形地貌復雜多樣,中藥材資源豐富,經過歷史的發展形成了多種道地藥材,其所出産的藥材被稱為“晉藥”。主要中藥材有黨參、連翹、黃芪、柴胡、款冬花、遠志和酸棗仁等。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