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7月10日電(記者劉巍巍)記者10日從江蘇省昆山市政府獲悉,《推進昆臺融合發展三年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簡稱《方案》)近日出臺,昆山將用三年時間,進一步鞏固提升對臺合作優勢,在更高質量上推動昆臺全面融合發展。
《方案》明確,用三年時間,推動昆山在兩岸産業深度合作、兩岸金融創新合作、兩岸全面融合發展等領域走在前列。
根據《方案》,昆山將推動兩岸産業深度融合,引導臺企由資金密集型向智能制造升級,由代工生産向研發、品牌、銷售、服務環節延伸拓展,構建具有昆山特色的兩岸深度融合、體現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産業體係;
建設兩岸金融合作新高地,爭取金融改革先行先試,擴大金融業對臺開放,加快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增強金融支持臺企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能力;
構建昆臺全方位交流合作新格局,推動昆臺在科技、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旅遊等領域開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建設“宜居、宜業、包容、認同”的臺商臺胞大陸“精神家園”;
提升昆臺融合發展綜合環境,優化政府服務,暢通政企溝通渠道,為臺企生根、昆臺融合發展營造更為優質的綜合環境。
富港電子財務經理徐仁傑來自臺北,在昆山居住了8年。他認為,《方案》對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方面的態度更加清晰、明確,讓臺商在研發費用、技術升級、設備改造方面更加敢于投入,臺資企業對未來在大陸的發展也更有信心。
臺商郭怡秀和丈夫在昆山創立的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2012年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為第一家在昆山發展壯大後返臺成功上市的臺企。郭怡秀説,《方案》讓她看到了新的發展機遇。“涉及臺資企業向研發、品牌、銷售、服務環節拓展,目標明確;還有金融改革先行先試。這些我都印象很深,希望在繼續做好公司原有業務基礎上,開拓新的空間。”
江蘇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裕盛説,《方案》提出推動昆臺在科技、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旅遊等領域開展全方位交流合作,為不同行業提供了發展機遇,各界人士今後將更好地融入昆山的生活。“希望那些準備來昆山或是剛來到昆山的臺灣朋友,勇敢邁出步伐,迎接一個更大的舞臺。”
昆臺合作由來已久,20多年來,昆臺産業緊密相融,昆山已成為大陸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資企業最密集、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臺資經濟亦是昆山外向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臺胞臺企成為昆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