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項目效果圖。
記者昨日從市重大項目辦了解到,被稱為“冰壇”的北京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已完成地下結構施工,主體工程將全部衝出地面,進入地上施工階段。作為北京冬奧會場館之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預計2019年年底完工,建成後將成為中國首座標準冰壺場館。
從高空看,正在建設的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就像是冰壺的橫剖面;從側面看,則是一道道短道速滑的“冰痕”。這座綜合訓練館項目緊鄰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處于地鐵4號線和9號線交會處,總建築面積3.32萬平方米,不僅可用于專業冰球、花滑、冰壺、短道速滑等項目的訓練和比賽,也可對外開放服務于市民冰上運動需求。
據介紹,場館由兩塊長61米、寬31米的標準冰面組成,分別位于一層和三層,專業的場地建設和制冰技術促使冰面適用于多種冰上運動。場館設計之初就考慮實現多功能冰面隨時轉換,用于不同冰上運動。例如,為了滿足短道速滑和冰壺比賽,冰球板墻為可拆除式;採用快速融冰設計,在功能轉換時縮短融冰和再次制冰間的總時長;除常規冰球場地制冰外,還可提供短道速滑、冰壺冰面的專業制冰服務,確保實現多功能賽場轉換。
與絕大多數冰場不同的是,這種專業性強的體育冰場對熱源需求量大,如空調係統防結露、地板防結露加熱層、融雪加熱盤管、澆冰車等,都需要大量熱源。為降低整個場館的能耗,冰場設計的熱回收係統可提供更多熱源來分擔場館用熱需求。
為了滿足冰球、花樣滑冰、短道速滑、冰壺等各種訓練和賽事的需要,“冰壇”場館採用自主設計的冰場智能自控係統,通過各種傳感係統和電氣自控元件,實現主設備全自動控制。建成後,工作人員只需進行監控和故障排除與復位、設定監測參數和模式,即可實現智能化自動控制。(記者 潘福達)
相關新聞
-
北京冬奧場館告別大搭大建 更講求節儉和賽後利用
隨著冬奧會“北京周期”的開啟,北京冬奧會場館由規劃建設階段進入全面建設階段。細看這些熱火朝天的工程,會發現其中改造現有場館的數量和新建場館的數量一樣多。2018-06-06 11:14:07
-
冬奧“北京周期”提速前行 北京模式舉世矚目
從4月23日開始,位于北京西郊首鋼辦公區的北京冬奧組委,將圍繞2018年平昌冬奧會在前方的實戰收獲和感悟,展開一場為期10天的大討論。累計向平昌派出的254名業務骨幹,將在這場頭腦風暴中對平昌籌辦的各類資訊、知識、數據、經驗、案例等進行充分整合。2018-04-20 15:40:30
-
北京冬奧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平昌2018給北京2022的啟示
平昌冬殘奧會18日閉幕,冬季奧林匹克與平昌作別,向北京走來。平昌在辦賽各方面有什麼經驗和教訓值得北京借鑒?2018-03-19 17:41:21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