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特警難忘汶川送粥人
當年赴川救災的200多名特警 仍有三四十人留在特警隊 大部分人已輪崗
“那位背菜的老大娘,送粥的一家人,還有前來送行的小朋友……這一輩子都難以忘記。”昨日,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際,當年千裏馳援赴川參加抗震救災的廣州特警隊員,回憶起他們的經歷,仍然感動不已。
十年過去了,當年參加抗震救災的200多名廣州特警隊員,大部分已輪崗到市公安局的其他單位,只有三四十名隊員留在特警隊,有2人因病去世,1人轉去其他行業。
李春華:
一輩子難忘警民情
“進入災區第4天,老婆打通電話問我那邊情況怎樣,我説的第一句話是,什麼都不要説了,哪裏有捐款的,你現在趕緊去捐款。”李春華赴川救災時38歲,主要負責救災特警隊的後勤保障。
李春華印象最深的是,在特警隊撤離災區前兩天,一位住在離營地1公里外的老大娘,駝著背,背著一筐大蔥,來到廣州特警的營地,找到站崗的特警,然後把筐裏的大蔥送給特警。大娘不會説普通話,李春華當時聽不太懂方言。後來他才明白,大娘反反覆復説著幾句話:你們辛苦了,這麼遠過來幫助我們,天黑還在工作,這是我自己種的,不要你們的錢。“當時眼淚都出來了,老百姓是真心實意地對我們好。”
十年過去了,想起這一幕來,李春華仍有些哽咽道:那種警民之間真摯的感情、那些震撼的場面一輩子都難以忘記;對他個人而言,最大的感受是要珍惜生命,珍愛家人。
嚴國星:
生命無常大愛無疆
“那一年我30歲,接到指令趕赴機場時,小孩剛出生不到一個月。”嚴國星説,5月13日淩晨2點接到通知回單位,淩晨4點多出發,7點登上飛機,中午抵達成都雙流機場,然後馬不停蹄地趕往綿竹,並于當晚7點到達綿竹。“很震驚,沒想到會這麼嚴重。”嚴國星説,“一到災區就馬上去指揮部受領任務,爭分奪秒。”
抵達災區前兩天,由于各種設施都在地震中被嚴重破壞,沒吃沒喝的,靠上飛機前臨時帶的一盒泡麵才維持到第二天晚上。讓嚴國星至今難以忘懷的一件事是,在特警駐點對面有一家人,看到特警已經連續好長時間沒吃東西了。于是用家中僅剩的一點米煮了一鍋粥,一家人抱著小孩端著粥,送到特警的執勤點説:“你們沒熱飯熱菜吃,太辛苦了,熬了一點粥給你們喝。”
“當時對那鍋白粥特別珍惜,隊員們已經幾天沒有熱的東西吃了。”嚴國星説,那種真誠的感情,那個暖心的場面讓人真正體會到大愛無疆。
甘顯良:
珍惜當下的生活
“一到災區就驚呆了。”甘顯良當時29歲,抵達綿竹駐點時是13日晚上7點多了,天已黑,下著雨,借著手電搭好帳篷後就投入到救災任務中。
後來接到任務,甘顯良被派去中國銀行綿竹支行樓房垮塌點,據説還有生命跡象。甘顯良的任務是布置好警戒范圍,疏通急救通道,維護好現場的安全。“恨不得自己親手去挖開石塊”,但又不能脫離崗位,經過將近8小時的緊急救援,特警隊員與救援人員一道成功搶救出兩名幸存者。
“印象最深的是臨別之際,周圍的小朋友們前來送行。”5月25日特警隊接到指令撤離,附近有一個安置點,那裏有兩個簡易的學校。因為學生缺課本,特警隊自發捐款給學生們買來了一些文具盒、學習用品捐贈給學校。臨行的前一天,學校得知消息後,老師帶著小朋友們,高舉著“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的牌子前來送行。
“其實那些小朋友有些家長都已經不在了”,看著他們唱著《感恩的心》前來送別,特警隊員們眼眶都是濕的。
“珍惜當下的生活”,甘顯良説,有過這次經歷後,對他最大的觸動是,在大災大難面前,團結一心可以戰勝一切。(記者李棟)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