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步入位于6號館的藝術品館,“風從長安來”的巨幅海報格外引人注目,來到“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2018長安畫派陜西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展”展區,一股濃烈的“西北風”撲面而來。
1961年11月3日,《陜西日報》首次報道了陜西6位畫家習作展進京展出引發美術界關注並廣受好評的情況。正是基于高度的文化自信,陜西的美術創作才以一種昂揚的姿態,展現出獨具時代精神和地域風貌的藝術新風,從而被學界認可,長安畫派隨之誕生。石魯、趙望雲、何海霞、方濟眾等人的名字,更因為個性的藝術風格而在中國繪畫的歷史長河裏熠熠生輝。他們所提出的“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藝術理念,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必將繁榮興盛、中華民族必將偉大復興這一堅定信念的完美詮釋。
長安畫派把中國畫的古典形態推向了現代形態,是古典形態到現代形態轉型最成功的一個畫派,也是新時代畫派的代表。
據長安畫派代表人物趙振川介紹,長安畫派和嶺南畫派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上世紀40年代初,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關山月和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的趙望雲曾沿古絲綢之路採風,共同走進敦煌學習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趙振川説:“此次長安畫派的部分作品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展出,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展覽把陜西在新時代涌現出來的藝術家和陜西的優秀文化介紹到沿海地區,通過兩地間文化藝術活動的不斷深入開展,必將進一步加強兩地藝術家相互間的交流學習,促使藝術作品不斷由‘高原’走向‘高峰’。”
本次展覽,由陜西日報傳媒集團、深圳報業集團主辦,陜西日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承辦。《陜西日報》、《三秦都市報》、陜西傳媒網、三秦網、光明網、人民網、新華網等媒體都刊發或轉載了此次展覽的相關內容。開幕當日,《深圳特區報》以通版形式圖文並茂地介紹了此次畫展及參展畫家的藝術創作特點。展覽開幕後吸引了大批專業觀眾。大家紛紛表示這是一個具有很高藝術性、學術性的專業展覽,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來陜西美術創作取得的成果,呈現了陜西文藝精品創作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參展畫家范華表示:“我們回望過去,展望未來,要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用手中的畫筆,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奮力譜寫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嶄新篇章。”(記者 李向紅)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