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9日電 題:舊軀殼裏裝入新內涵 “微更新”助上海老樓煥生機
新華社記者杜康
一幢無人問津的老樓,如今卻成為上海中心城區北京西路上的時尚地標,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的演出地。一座居民區的老廠房,搖身一變,成了時髦的聯合辦公場所,一群年輕人、一批創業公司入駐其中。老建築的舊軀殼裏裝進了新內涵,“微更新”讓上海不忘過去,也面向未來。
被遺忘的老樓 如今的時尚地標
“這座老樓之前已經被周邊居民遺忘了。”據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副總裁馬晨騁介紹,老樓原本是電力公司的辦公樓,水電都沒通,可謂是一幢徹頭徹尾的“棄樓”。雖然和熱鬧的南京西路、北京西路一墻之隔,10多年來卻沒人注意過它。
馬晨騁用了2年時間才找到這處合適的老樓,然後用1年的時間進行改造,包括加固、結構改造、戲劇空間的分隔、辦公和商業空間分隔等等。
“有趣的是,這幢老樓每一層的層高都不同,不像現在樓房這麼規整。改建過程中,我們把層高融入戲劇場景中去,甚至還額外增加了三部樓梯,有的從一樓直接到五樓,有的從二樓到三樓,以至于觀眾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幾層。我們想通過這種空間改造帶來一種夢幻感。”馬晨騁説。
由于每場戲劇只能容納350名觀眾,門票常常供不應求,清明節期間門票更是早早售罄。老樓煥發生機,帶來人氣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商業的發展。“戲劇是一種體驗式經濟,人流自然也就帶動了周邊的餐飲娛樂需求。由于戲劇的特殊性,周邊街區的文化屬性也會發生變化。”
居民區的舊倉庫 年輕人和創業公司活力入駐
雖是清明節的晚上,位于黃浦區制造局路833弄的一座四層辦公樓裏,仍有幾間辦公室亮著燈,三三兩兩的人正埋頭工作。
不同于普通的辦公樓,這座辦公樓由舊廠房改建,並且嵌入在居住區中。辦公樓以聯合辦公的形式出租工位,入駐企業多是在創業階段,不少是互聯網公司、設計公司。
辦公樓周邊都是居民樓,位置也相對偏遠,不過這些在劉曉看來都不是問題。劉曉所在的設計公司位于這座辦公樓的二層,一共就6個人。“公司距鬧市遠一點,租金也會相對便宜,對我們來説沒什麼不好,還可避開交通擁堵。”
許傑所在的公司也才5個員工,主要為一些咖啡店提供功能表、運營方案和原料供給。“聯合辦公情況下,第三方為我們提供前臺、茶水間、會議室預訂服務,很省心。”
這座辦公樓的運營方是米域,一家專門做老建築空間改造的公司。據其創始人馮印陶介紹,這裏之前是一處廢棄的鉚釘廠,“採光特別差,保暖效果也不好。這也是老建築的一個通病,在舒適度、功能上都不太能滿足現代人的需求。”
米域用了半年時間對這個廠房進行改造,屋頂新開一個穹頂,把2、3、4層的樓板打穿,中庭新建一個直通頂層的旋轉弧形樓梯。
城市“微更新”尚處初期 何去何從有待觀察
類似的老建築改造項目在上海還有不少。永嘉路578號(乙)過去充斥各種雜亂的小店小鋪,如今成了公共藝術空間,重現紅磚墻、黑鐵窗的上海老洋房風格。浦東民生碼頭上一個百余年歷史的大型糧倉,現在也成了一座藝術展覽中心,並保留了原本泛黃的水泥墻和嵌入其中的米糠。
“我們將通過整體改造,構築開放空間,讓這些工業遺存重新煥發生機,成為市民閱讀城市歷史、享受城市文化的新地標。”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總工程師許健説。
“上海做城市更新和老樓改造的空間很大,因為老建築很多。從民國時期,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的建築,都可以在審美、功能、安全性上做些改善。”據馮印陶介紹,米域目前已經對幾座廠房、舊商務樓、歷史保護建築做過更新。
但馮印陶也遇到了一些問題,“現在關于舊建築改造並沒有齊備的具體規范。比如我們新做了一個採光方案,能不能獲批不確定性很大,因為無據可依。另外,舊建築改造後,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是不是要和新建築標準有所區分?”
“上海很多工業廠房都屬國有企業所有,他們願不願意改造也是個問題。因為老建築改造還是新事物,不論是這些物業持有方,還是相關部門,態度都比較謹慎。”馬晨騁説。
老建築改造,還是要找到可以讓物業持有方、改造運營方都接受的模式。“《不眠之夜》運作以來,老樓周邊區域的租金漲了不少,店鋪都更新了一遍,其實也就意味著這塊區域的商業價值提升很多,物業持有方肯定樂見其成。”馬晨騁補充道。
-
財政部、住建部聯合發文:試點地方政府棚戶區改造專項債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日前,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試點發行地方政府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2018-04-07 09:48:20
-
天津市2018年將改造45萬平方米市區棚戶區
數據顯示,2017年天津市計劃改造棚戶區40萬平方米,實際完成51萬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務的127%,棚改“三年清零”實現開門紅。2018-02-28 09:48:37
-
山東淄博:棚戶區“自治改造”解矛盾 居民“順心”遷新居
新春將至,山東淄博張店區科苑街道居民房迎惠一家收到了一份特殊“年貨”——一把新居的鑰匙。109平方米的三室兩廳,房迎惠怎麼看也看不夠。2018-02-14 15:30:43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