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重慶3月3日電(記者李松)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專家提示,要有效診斷聽力障礙,就應“早發現、早幹預”,剛出生的嬰兒應做聽力篩查。
聽力障礙是指各種原因導致人聽覺困難,聽不到或聽不清環境聲和言語聲。數據顯示,正常新生兒發生聽力障礙的幾率為1‰—2‰,高危新生兒則達到2—4%。越早發現並進行有效幹預,患聽力障礙的兒童言語發育與正常兒童差別越小。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姚紅兵介紹,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早期發現新生兒聽力異常的重要手段。“正常分娩的新生兒,2至3天時應接受專業人員聽力初篩;進入重症監護病房住院的新生兒,應在出院前進行聽力篩查。”
專家提示,如果新生兒在聽力初篩時未通過,家長應充分重視,需要在42天左右進行復篩。若復篩仍未通過,家長應在3個月內攜帶初篩和復篩報告單,到指定聽力診斷中心對孩子進行係統聽力學檢查,以確定聽力狀況或聽力損失程度。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