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記者李放)記者從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北京市8日發布《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打破職稱評價“一把尺子量到底”、職稱論文“一刀切”、職稱晉升“玻璃門”等條條框框,對不同人才制定不同標準,支援人才自選代表性成果代替論文,新開通多類人才的職稱申報渠道,實現“幹什麼、評什麼”,讓幹得好的人能評得上。
據了解,北京市此次職稱制度改革係統地將職稱評價標準歸結為品德、能力和業績三個方面,科學分類評價專業技術人才能力素質,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業績權重。例如,對從事基礎研究的人才,重點評價原始創新能力、成果科學價值、學術水準和影響力;而對從事科技管理服務的人才,則重點評價技術支援能力、服務對象滿意度和行業評價認可度。
此外,北京市此次職稱制度改革將徹底解決過去職稱論文“一刀切”的問題,將職稱評審“唯論文”改為“功能表式”,全面推行職稱評審代表作制度,人才可自選最能體現能力水準的代表性成果,作為評審考核的主要內容,強化品質。
北京市此次改革還進一步打破了國籍、戶籍、地域、身份、人事關係等制約,除國有企事業單位和非公經濟單位人才外,新開通了優秀外籍人才、港澳臺人才、自由職業人才、高技能人才的職稱申報渠道,為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暢通了晉升通道,解決了過去職稱晉升“玻璃門”的問題。
據悉,此次改革是自1986年職稱改革以來,北京市再次啟動的職稱領域重大改革,涉及全市300多萬專業技術人員。

載入更多
-
“反向春運”漸成潮流 你願意這樣過年嗎?
2018-02-08 08:27:27
-
從“偷菜”到“養蛙”,中國白領的十年孤獨
2018-02-08 08:44:30
-
除了祭灶,小年還有什麼習俗?
2018-02-08 08:40:56
-
90後春節消費習慣解析:當共用生活成為時尚
2018-02-08 10:05:50
-
2018年金融市場,資本未必會逐步流向美國
2018-02-08 08:44:3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