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記者探訪全國首個公證遺囑中心 八成遺囑公證跑一趟即可做完
“老人頭腦還清楚嗎?記憶力怎麼樣?”
“都還可以。”
6月15日,《法制日報》記者來到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的北京市長安公證處時,正好聽到公證處遺囑中心工作人員與前來咨詢的黃女士一番對話。
黃女士告訴記者,她是幫母親來咨詢辦理遺囑證明情況的,這次來只是咨詢,經過工作人員解答,覺得心裏亮堂了,知道該做些什麼準備,下次就帶母親過來,把老人家的心願了了。
據了解,今年4月初成立的北京市長安公證遺囑中心是全國首個公證遺囑中心,目前中心有工作人員10名,專門解決老年人遺囑公證的難題。
黃女士説,之前她也曾到一些公證處咨詢過,但都因不受理該項業務和等待時間過長而放棄,聽説長安公證遺囑中心成立後,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到這裏,沒想到這裏辦理遺囑公證這麼方便。
長安公證處副主任、遺囑中心主任蔣篤恒説,由于遺囑公證業務收費低、風險大、效率低,許多公證處都不願意接這樣的業務,過去有老人辦理遺囑公證業務還得托關係,且程序比較麻煩,等待時間也比較長。長安公證遺囑中心成立後,專門做遺囑公證,有效解決了這些問題,省去了老人的麻煩。
“下次來,就不用拿號了,直接説找老翟就行了。”黃女士走之前,接待她的工作人員翟加平特意囑咐道。
蔣篤恒説,長安公證遺囑中心實行首接責任制,第一個負責接待的公證員要全程負責,直到公證辦理完畢。除非當事人特別著急,一般都會安排首接公證員受理。
蔣篤恒介紹説,遺囑中心的全部程序均經過精心設計,從認定行為能力、資料提供、筆錄和告知的制作,到遺囑的起草,均由專業公證員針對不同情形設計預案,確保老人拿到一份體現自己真實意思的有效遺囑。
據了解,自6月10日起,北京市司法局向社會公布了16項便民措施,其中就包括對申請辦理遺囑公證時已年滿70周歲的老人免收公證費用。
翟加平説,現在來辦理公證的老人不斷增多,每天要解答、咨詢辦理20件遺囑公證,90%以上都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
在遺囑中心,記者見到剛從遺囑錄像室走出來的張女士夫婦。
張女士説:“遺囑錄像是做遺囑公證的最後一步。本來以為很麻煩呢,誰知只用不到一個小時就完成了從起草、確認、筆錄、錄像全過程。要知道如此,就不往後拖了。”
張女士告訴記者,她是半個月前通過長安公證處官網申請了預約,結果第二天就有工作人員與她聯係預約時間,由于自己工作比較忙,才拖到今天。
據蔣篤恒介紹,現在做一個公證,一個小時左右便能完成,而過去要花費三四個小時,這要歸功于遺囑中心實行的網絡預約制度。
據了解,長安公證遺囑中心提倡當事人在網絡先提交材料和預約申請,長安公證處研發了專門軟件,當事人可通過電腦、手機登錄北京市長安公證處官網、微信公眾號,提前將身份信息、家庭情況、預備處分哪些財産、怎麼處置填寫清楚進行預約。
蔣篤恒説:“實行網絡預約以來,八成遺囑公證實現當事人跑一趟就能做完,不但為公證員節省了時間,也使當事人少跑腿。”
翟加平告訴記者,如果遇到年齡比較大的老人,耗時就會比較長,有些老人耳朵不太好使、説話慢,工作人員會耐心反復詢問,直到確定是老人的真實意願。如果老人有表達不清、記憶不清、陳述矛盾的情況,公證人員無法清楚判斷其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將不予受理。
蔣篤恒説:“過去人們把遺囑當做是臨終遺言,現在觀念變化了,不再那麼忌諱,越來越多的老人趁著思維清楚留下遺囑,所以公證處來訪量大幅增加,我們將繼續完善工作流程,為更多老人提供優質的公證法律服務。”(記者 李豪 文/圖)
-
年滿70周歲北京市民申請辦理遺囑公證6月10日起免收公證費
從6月10日起,年滿70周歲的市民申請辦理遺囑公證,將免收公證費用。2017-06-04 07:53:07
-
老人患癡呆症離世 保姆手持三遺囑上訴爭房産
85歲的徐強(化名)2011年去世後,家人辦理了繼承公證。孰料,照顧徐強近10年的保姆李某霞拿著老人2008年5月12日手寫的三份遺囑,稱對其中一套房産有繼承權。2017-04-10 08:59:45
-
免費遺囑庫折射老年人遺囑觀念變化
在中國傳統觀念裏,一般比較忌諱在老人生前就談論其“身後事”,不過隨著時代變遷與家庭財産的增多,圍繞遺囑的討論及爭議持續發酵,中國人對遺囑的觀念,正在發生重大變化。2017-04-08 15:54:40

-
因好奇打開飛機應急滑梯賠十萬,合理嗎?
2017-06-15 08:26:35
-
“2017年第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假的!
2017-06-15 10:59:09
-
幹部培訓9條“紅線”可千萬別碰
2017-06-15 10:59:09
-
法院這個治老賴的手段好!求推廣
2017-06-15 10:59:20
-
長期堅持早起的10大好處
2017-06-15 10: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