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6月14日電 題:“金龍客棧”傳奇——河北省淶源縣風涼溝村旅遊脫貧記
新華社記者王洪峰、任麗穎、范世輝
如今,58歲的李金龍已退居幕後,但他的“金龍客棧”招牌更亮了。
當地同行們也不得不承認,“金龍客棧”是河北淶源白石山下風涼溝村最紅火的所在。今年3月15日,兩位來自北京的老板有感于此地火爆的旅遊熱潮,以最高每年30萬元的價格將“金龍客棧”承租下來。而曾經貧窮的風涼溝村,也在“金龍客棧”的帶動下,歷經20多年奮鬥完成了基本脫貧的歷史巨變。
從獨自等待到帶動集體
“以前這裏叫‘豐糧溝’,實際情況與名字剛好相反。老百姓幾輩子靠種山上的幾分地為生,偶爾走上20多裏路去縣城賣柴火補貼其他家庭用度,‘豐糧溝’成了‘風涼溝’。因為在白石山腳下,零星有外地人過來爬山,吃飯、睡覺就在老鄉家裏。1993年,我把自己的家收拾了一下,幹脆開個旅館。”李金龍説。
4間石頭房、5張雙人床合並成大通鋪,住一晚每人2元-5元不等、導遊20元一天、吃飯另算,“金龍客棧”開張了。
“夜裏12點,我站在家門口等坐夜車的遊客投宿。淩晨3點鐘再叫客人們起床,帶領他們爬到頂峰看日出。回來後立刻做飯。”李金龍説。
夜裏獨自待客的孤單身影讓李金龍幾乎成了風涼溝的打更人。這一等,就是七八年。
73歲的村民張九明告訴記者,2000年以後,外地遊客多了起來。一開始村民們很不習慣,後來逐漸有人放下手裏的鐮刀鋤頭,嘗試做小生意,或者學著李金龍搞旅遊接待。
來自河北省扶貧辦的資料顯示,太行深山區是華北地區貧困程度較深的集中地,山高路遠、資源匱乏。2015年仍有310萬貧困人口尚未脫貧。然天無絕人之路,河北境內62個貧困縣中,有58個縣具備旅遊開發基礎——集中了230家A級景區、113個森林公園、31個地質公園。
從盲目競爭到政府規劃
2003年,走過了10年的“金龍客棧”開始雇人。生意做大本是好事,但不甚規范的競爭環境反而讓李金龍覺得日子不如以前好過。
“雖然之前積累的回頭客多,強行拉客的人就站在我的店門口吆喝,嚴重影響了遊客的心情。有時客人因為在村裏買東西被宰,我也覺得臉上無光。另外,對景區垃圾箱、道路、停車場等基礎設施的抱怨也逐漸多了起來。”李金龍説。
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旅遊産業逐漸成為山區百姓脫貧致富的重要載體。白石山鎮白石口村黨支部書記崔保軍告訴記者,白石山旅遊剛紅火起來時,村民很快從不適應又陷入另一個極端:掙快錢。
“服務意識幾乎沒有,拉客、宰客現象普遍。另外由于缺乏規劃,景區規模小、分布散,規劃建設水平低、重遊率低、帶動係數低、附加值低,當地百姓折騰半天,受益不太多。”崔保軍説。
49歲的風涼溝村民肖春蘭告訴記者,旅遊環境開始好轉是2015年白石山籌備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近10億元的投入讓風涼溝的基礎設施、服務標準、景區打造都大幅提升,景區服務秩序也在好轉。
2016年,河北省投入近300億元,啟動總面積6600多平方公裏、風景道長約206公裏的“京西百渡休閒度假區”建設,將保定淶水、淶源、易縣的野三坡、清西陵、白石山、狼牙山、易水湖5個品牌景區串聯起來,涉及的87個旅遊項目帶動了太行山沿線91個村莊,6949名貧困人口脫貧。
從觀念改變到實現共贏
沿線村莊被改造,村民的思想觀念也在悄然改變。“被改造的不光是房子、街道和自然風光,還有腦袋。景區規范以後,村民們的服務意識也提升了。大家的眼光放長遠了,只有給遊客留下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印象,才是發財致富的長久之計。”張九明説。
2016年,風涼溝曾經的63戶貧困戶僅剩13戶22人尚未脫貧。當年70萬元的村集體收入讓全村1300多人都參與了分紅。此外,土地流轉、景區打工還給村民帶來更多額外的收入。
如今,經營“金龍客棧”的是來自北京的馬衛國、張悅夫婦。他們在今年的3月15日與李金龍簽訂了3年的租賃合作協議。“景區整體提檔升級後,遊客越來越滿意,我們預計今年能盈利120萬元-150萬元。如果山區的百姓能夠將網絡新媒體平臺利用好,未來更是大有可為。”張悅説。
李金龍現在的生活就是每天在風涼溝四處轉轉,不時對新開張的農家樂指點一二。李金龍的大兒子念過大學後回到風涼溝在家門口開了家小商店,二兒子在白石山景區旅遊公司工程部上班。
“風涼溝終于實現‘豐糧’,是旅遊把我們從‘窮溝’裏拉了出來。”李金龍説。
-
陜西平利:“社區工廠”助力搬遷群眾脫貧增收
目前,平利縣已建成社區工廠40余家,吸納就業3000余人,就業人員月均收入近2500元。2017-06-13 21:27:02
-
調研手記:讓不朽的精神撐起脫貧的脊梁
除了自家的沙地,她又從其他村民家租來10多畝地來種,打下的玉米用來喂豬。每天都是起早貪黑,在地裏忙碌,照顧兩個孫子,喂養6只小豬,她沒有時間唉聲嘆氣。2017-06-13 09:51:45
-
脫貧了、娶妻了!山西1900個貧困村這樣摘帽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任務重點省份,山西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發揮特色産業優勢、創新扶貧機制、加大幫扶力度,使1900個貧困村順利摘帽。2017-06-12 09:07:11

-
支招了:"野雞大學"到底該如何辨別?
2017-06-14 08:26:58
-
樓市再遇釜底抽薪,你還買房嗎?
2017-06-14 09:58:40
-
高考考生家長都要注意的10大常見騙局
2017-06-14 09:40:34
-
職場丨“我痛恨加班,但又該如何改變?”
2017-06-14 09:57:01
-
他是高鐵二等座最高貴的乘客
2017-06-14 09: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