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自瑾老年時的照片
5月18日上午,抗戰飛虎隊老兵戴自瑾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戴自瑾的女兒告訴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按照老人的心願,遺體火化後將進行海葬。
年輕時為保家衛國,報考黃埔軍校、赴美訓練,後作為“飛虎隊”飛行員投身抗日戰爭, 完成轟炸黃河鐵橋等多項任務……戰爭年代,九死一生。老兵志願者吳緣回憶,戴老晚年,心態淡然平和,往事穿雲而過,“他説他等到了今天,可又有多少人沒有等到”。
病逝
老人在上海離世
家屬稱將按遺願海葬
戴自瑾的女兒告訴北青報記者,5月18日早上9點56分,老人在上海一家醫院去世,享年101歲又49天。她告訴記者,按照戴老的心願,遺體將在火化後進行海葬。
“戴老去世前住了43天院,老人生前説,喪事要一切從簡,不舉行追悼會,也不舉行遺體告別。我們想去上海送送他,家屬説等海葬時再來吧。”“我們愛老兵”公益網執行理事長吳緣告訴北青報記者。
吳緣從事關愛抗戰老兵志願服務十余年,2011年發現戴自瑾先生後,每年都前往其家中探望。“他和我們聊的多是當年赴國外訓練和回國抗戰的經歷。”吳緣回憶,他曾看到老人拍攝于印度的一張舊照,照片中,年輕的戴自瑾剛剛起床,身著睡衣靠在旅館的欄桿上,照片氛圍休閒而愜意,“他那時正在等去美國訓練的簽證”。
美國學成歸來,便是鐵與血的抗日戰場。吳緣記得,憶及此處,老人常説,每場戰鬥都是“九死一生”,“他説飛行員就是花瓶嘛,非常漂亮,很威武,但是今天我出去執行任務了,能不能回來,沒人知道”。
吳緣告訴記者,1957年左右,戴自瑾先生進入上海市摩托運動俱樂部任摩托車教練,直至1979年前後退休。做教練的時候,“他一個月拿30多元錢的工資,努力支撐起7口人的家庭”。戴自瑾的四個孩子也四散在雲南、黑龍江、新疆各地。晚年退休後住在上海,老人主要由小兒子在身邊陪伴。據了解,2015年老人百歲壽辰,上海市楊浦區委統戰部與黃埔同學會區工委會專職幹部曾一同前往戴自瑾家,祝賀戴老壽辰,並送上慰問金和水果。
“他晚年生活很規律,每天早上起來,磨咖啡、烤面包,過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吳緣説,戴自瑾晚年心態豁達平和,“他説他等到了和平這一天,可又有多少人沒有等到。”
故事
冒艱險轟炸黃河鐵橋
切斷侵華日軍供給
公開資料顯示,戴自瑾1916年出生在上海。1939年底畢業于黃埔軍校五分校16期18總隊步科,後赴美參加高級飛行訓練,成為美國第十四航空隊中美混合團第一大隊第二中隊少尉飛行員。抗戰中,他曾經參加並出色完成了轟炸黃河鐵橋的作戰任務,還獲過“彤弓”、“雲徽”勳章和美國空軍授予的“空軍獎章”等。
吳緣告訴北青報記者,他了解到,戴老接受的飛行訓練分為國內和國外兩個階段。“當時美國和中國有個協議,就是幫中國當時政府培養飛行員,中國空軍是從12期到16期送到美國訓練,這些人後來回到國內參加了抗日戰爭”。吳緣説,戴老從美國回來後就進入中美混合團第一大隊,成為一名飛虎隊成員。
吳緣曾聽戴老講述過抗戰中轟炸黃河鐵橋的傳奇經歷,“可以説是非常艱險的”。1944年,戴自瑾接到轟炸黃河鐵橋的任務,以切斷日軍的供給運輸線。彼時中國空軍出動了多架飛機,進行過多次轟炸,但都沒有成功。
“日本人的炮火很厲害,中國空軍由戰鬥機在前面開路,轟炸機在後面跟上,配合完成轟炸任務。一架轟炸機上機組共有5個人,分別是正副駕駛、槍手、彈手、領航。戴老當時在機艙裏,槍手在上面觀察瞭望,日軍機槍一陣掃射,有槍手受傷,轟炸機的玻璃全部打碎了。”吳緣説,“最後一次轟炸,是戴老等人一起去的,在最關鍵的時候,戴老把炸彈準確地投向了這座橋,橋被炸斷了。”吳緣稱:“2012年,香港一個記者到美國的檔案館查這段戰史,最後找到一張照片,側面佐證是戴老這架飛機下去炸斷的。”
延展
誰是最後的飛虎隊隊員
海內外還剩幾位“飛虎”?
其實,在戴自瑾先生離世之前,近年來不斷有媒體發出“最後的飛虎隊員離世”的報道,關于誰是最後一名在世的飛虎隊員也曾引發爭論。
資料顯示,“飛虎隊”全稱為“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創始人為美國飛虎將軍陳納德。1941年4月,其時,美國尚未對日宣戰。但在羅斯福總統的支持下,美國飛行員教官陳納德將軍帶領一支由300余名志願者組成的隊伍,于當年7月悄悄奔赴中國戰場,支援中國軍民抗日戰爭。
吳緣表示,“‘飛虎隊’沒有部隊番號,它最早是美國援華空軍,後來成立了美國第十四航空隊,跟中國大陸空軍飛行隊混合抗戰之後,統稱為飛虎隊,這些中國籍的飛虎隊員,在老百姓口中都是飛虎隊員”。
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會長孫官生2014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他認為部分媒體近年來關于“最後一名飛虎隊隊員”的報道並不屬實,大陸仍有建在的飛虎隊員。孫官生介紹説,是不是飛虎隊隊員,需要一個鑒定標準。根據他的研究,中國空軍美國志願隊以及有關的人員,比如翻譯、秘書等也應當算作飛虎隊隊員。
吳緣對北青報記者表示,現在一些翻譯人員也被列入飛虎隊隊員之中,“只要部隊番號在中美混合團三個大隊的編制以內,都認可你是飛虎隊成員”。吳緣認為,天津有一位老兵何其忱,是目前大陸仍在世的飛虎隊飛行員,而在全球范圍內,“還在世的中國籍飛虎隊飛行員不足10位”。
“我們這些為老兵服務的志願者,其實更多時候是為他們爭取榮譽。”吳緣説,很多老兵晚年在物質上的需求並不大,“他們最大的願望是得到社會認可,認可他們當年為中華民族而戰的。”
文/本報記者 張帆 實習記者 焦逸夢 供圖/吳緣
-
二戰老兵時隔72年收到愛妻家書
一位96歲的二戰老兵近日收到愛妻72年前寄出的家書。信中妻子把丈夫喻為“溫暖的太陽”,字裏行間透出濃濃愛意。2017-05-12 18:15:34
-
年輕民警如何成為重案刑偵“老兵”
1984年出生的詹文鍇,年紀輕輕卻已是紹興刑偵隊伍裏的一名“老兵”,從警11年來,他先後偵辦大案、要案100余起。2017-05-03 09:20:08
-
9·3閱兵最年長參閱老兵陳廷儒逝世 享年104歲
27日,因參加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而廣受媒體和社會關注的最年長參閱抗戰老兵陳廷儒在蘇州逝世,享年104歲。2017-04-29 13:39:10

-
這個社會在極嚴厲懲罰不讀書的人
2017-05-23 10:21:41
-
寒門再難出貴子?這份調查,得出了一個權威答案
2017-05-23 10:21:41
-
“砥礪前行這五年”,你離優秀的新聞工作者還有多遠?
2017-05-23 10:21:41
-
高校招生有啥新變化?
2017-05-23 10:21:41
-
投資孩子還是投資房子,你如何抉擇?
2017-05-23 08: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