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4月18日電(記者劉兵、杜剛)4月中下旬的新疆天山北坡,正值春耕播種的忙碌時節。在博樂市達勒特鎮開闊的農田上,一臺臺駕駛室頂部戴著天線的播種機,在衛星信號導航下,精確無誤地鋪出數百行筆直且行距均等的棉花地膜,場面蔚為壯觀。在當地棉農看來,衛星導航的播種機大大提高了耕地利用率,節省了勞動力,已成為種棉降成本、增收益的重要法寶。
博樂是北疆重要産棉區,棉田達40余萬畝。隨著近年來農村勞動力的日漸稀缺以及人工成本的增加,推廣機械化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由于農業機械操作精準度不高,導致出現棉農勞動強度大,土地利用率和出産率有待提高等問題。在棉花種植面積佔博樂一半以上的達勒特鎮,鎮長王建喜告訴記者:“人工駕駛播種機在播種時難以做到筆直鋪膜和地膜行距均等,導致耕地有效使用面積低于實際面積,造成浪費。”
2015年起,博樂市農機部門開始引用衛星定位導航自動播種技術。這一技術用衛星信號接收和動力傳動設備等,將北鬥、GPS衛星定位係統與播種車輛綁定,通過獲取農機的精確位置、航向和姿態,自動控制引導車輛根據設定的路線行駛,每千米播種的直線誤差不超過2厘米,行距誤差不超過2.5厘米。
為鼓勵農機合作社和棉農利用衛星導航精準種棉,達勒特鎮政府利用國家、地方各級農機補貼政策,為每臺8萬到11萬元的北鬥、GPS導航播種設備補貼3萬到4.5萬元,目前全鎮共購買63臺,播種范圍輻射到周邊鄉鎮。已擁有兩套衛星導航播種設備的達勒特鎮都圖敖博村農機手翁連忠説:“只要打開導航係統,設定路線,播種機不分晝夜都能自動行駛,播種效率比人工操作提高了20%以上。現在每天播種150畝左右,一畝播種費30元,只需一、兩個播種季就能掙回購買設備的成本。”
都圖敖博村種棉大戶李碧春已連續兩年使用衛星導航精準播種。她説,衛星導航精準播種提高了耕地利用率,節約了地膜、滴灌帶等,每畝地每年可降低種植成本50元左右,同時保證了後期田間作業不傷苗、不掉棉桃,並提高了棉花機採的採凈率2%左右,按照去年她家棉田平均畝産400公斤計算,每畝可增收200元左右。
王建喜表示,衛星定位導航技術不但能幫助精準播種,對于棉花機械化種植中的秸稈還田、殘膜回收、犁地、封土、噴藥、機採等各個環節實現標準化、精準化都具有可推廣性,有助于進一步解放勞動力並幫助棉農降本增收。
-
江西土地耕作服務社:九成耕地將享受一條龍服務
淮陰創新土地流轉經營方式,廣泛組建村級土地耕作服務社,“讓少數人種多數地”,提高産出效益,降低耕作成本,讓群眾得了實惠,村集體從中受益,這樣的探索值得肯定。2017-01-22 07:25:46
-
北京挂牌督辦3起土地違法案件 九成耕地被視頻監控
為嚴厲打擊土地違法行為,進一步加大查處違法佔用農村集體土地進行非農建設的工作力度,今天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公開通報2起土地違法案件查處結果,決定挂牌督辦3起重大典型土地違法案件。2016-10-26 00:07:04

-
【高清】北京西山古裝人像外拍作品欣賞
2017-04-18 11:29:58
-
工資七種不同表述,早分清少吃虧!
2017-04-18 11:28:21
-
多校劃片之後,你還考慮“拼房”入學嗎?
2017-04-18 09:13:56
-
你認得嗎?反腐劇中“檢察院”是哪裏?
2017-04-17 10:44:16
-
你有沒有遭遇過購票平臺"幫你"消費?
2017-04-17 10: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