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1/ 26 07:27:29
來源:法治日報

最高檢:未成年人遭受網絡犯罪侵害風險日益加劇

字體:

  目前網絡詐騙手段有6大類300多種,而且還在不斷“推陳出新”;黑灰産業鏈拆分成若幹的細分組件,犯罪分子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組合,繼而實施特定的犯罪行為;未成年人遭受網絡違法犯罪侵害的風險日益加劇……

  1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主題為“充分發揮檢察職能 推進網絡空間治理”的新聞發布會,最高檢第四檢察廳廳長鄭新儉、副廳長劉太宗就社會關注的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近年來,網絡犯罪鏈條化、産業化趨勢明顯,圍繞網絡犯罪的“黑灰産”鏈條越來越長、危害越來越大。請介紹下當前網絡黑灰産的主要特徵,檢察機關將如何加強打擊和治理?

  鄭新儉:當前,網絡黑灰産主要呈現以下特徵:

  跨域化。一方面,上下遊犯罪常常分處于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國家,犯罪分子相互不認識,僅僅通過網絡聯繫和交易,增加了整體打擊的難度。另一方面,網絡黑灰産的發展打通了電信、網絡、支付結算、社交軟件、網絡硬體等不同業態之間的壁壘,犯罪的危害性和影響面更大。

  組件化。黑灰産業鏈拆分成若幹的細分組件,犯罪分子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取所需要的組件進行組合,繼而實施特定的犯罪行為。如電信網絡詐騙團夥通過聯繫接碼平臺、打碼平臺、群聊群控軟件、“貓池”、網絡賬號密碼等提供者,更加隱蔽、便利地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技術化。黑灰産從業人員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除了少數網絡犯罪團夥自建團隊開發軟件外,更多的犯罪團夥通過技術外包形式購買技術服務。

  總的看,網絡黑産和灰産相互依附、交織,形成一條門類齊全、分工精細、合作緊密的産業鏈條,多數網絡犯罪“寄生”在這一鏈條上。為此,檢察機關始終將打擊和治理網絡黑灰産作為治理網絡犯罪的一項重要工作。

  突出懲治重點,斬斷利益鏈條。依法嚴厲打擊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的行為,依法從嚴懲治職業化、團夥化買賣個人賬號密碼的行為,堅決治理“接碼”“打碼”平臺和養號産業。依法嚴厲打擊“跑分平臺”等各類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阻斷犯罪資金流轉渠道,有效防范支付結算“體外”迴圈。

  加強財産刑適用,提高犯罪成本。在依法適用主刑的同時,加大罰金刑、沒收財産刑的適用與執行力度,依法提出財産刑量刑建議,積極追繳違法所得、收繳犯罪工具等,實現“打財斷血”。

  結合檢察履職,推進綜合治理。對于在辦案中發現的涉黑灰産鏈條的網絡行政監管和社會治理問題,檢察機關及時通過制發檢察建議、提起公益訴訟等方式,督促運營商、網絡平臺履職盡責,持續推動對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堅決遏制網絡黑灰産業鏈的復制蔓延。

  記者: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設備的普及,未成年人接觸網絡的機會越來越多,遭受網絡違法犯罪侵害持續多發。寒假將至,在有效防止未成年人遭受網絡犯罪侵害方面,檢察機關有哪些舉措和建議?

  劉太宗:當前,未成年人遭受網絡違法犯罪侵害的風險日益加劇,為全社會所高度關注。如何有效防止未成年人遭受網絡犯罪侵害,這是一項綜合性工作,需要社會各方協同努力。

  作為檢察機關,要主動作為,充分履職。一方面,要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網絡犯罪。既要嚴厲打擊針對未成年人實施的網絡犯罪行為,比較突出的是利用網絡實施的性侵、詐騙未成年人等犯罪;又要重點打擊利用網絡拉攏、引誘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的行為,形成有力震懾。

  另一方面,要重點關注涉網絡未成年犯罪人,嚴格落實刑事訴訟法特別程式,做到依法少捕、慎訴、少監禁,積極建議適用附條件不起訴、禁止令、家庭教育指導等制度。支援和引導專業力量,為涉網絡未成年犯罪人提供網絡安全教育、心理疏導、法律諮詢等社會化服務,引導未成年人培養良好心智,回歸融入社會。

  結合司法辦案,我們也發現,當前網絡平臺對未成年人保護重視不夠、措施不夠到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集中體現在“事前預防意識比較松懈、事中監管機制不夠健全、事後投訴舉報渠道不暢”。

  為此,我們建議網絡平臺把落實未成年人保護責任放在優先位置,從事前預防、事中監管、事後處置等環節嚴密監測、防范、封堵、處置網絡有害資訊。要提升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技術水準,完善網絡遊戲、網絡購物、網絡交友的身份審核、準入門檻、內容管理、消費限制、時長限制等配套監管措施,實現網絡空間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全覆蓋”“無死角”。

  記者: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呈現多發高發態勢,且作案方式花樣翻新,群眾防不勝防。請介紹下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基本特點,檢察機關在治理此類犯罪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並提些預防的建議。

  劉太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網絡詐騙手段有6大類300多種,而且還在不斷“推陳出新”。圍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已經發展成一條上下遊緊密關聯、相互協作的黑灰産業鏈,嚴重侵害群眾財産安全、生活安寧和社會和諧穩定。

  近年來,檢察機關會同相關部門,聚焦重點,嚴厲打擊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深挖延伸,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生態圈實現全鏈條打擊和治理;加強制度設計,不斷完善法律規范;強化法治宣傳,提升社會公眾的防范意識和能力。

  當前,非法買賣電話卡、銀行卡用于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的問題日益突出。為此,2020年10月,最高檢會同最高法、公安部、工信部、人民銀行等部門在全國聯合開展“斷卡”行動,依法嚴厲打擊非法出租、出售電話卡、銀行卡的違法犯罪行為,全力斬斷犯罪的供應鏈。

  借此機會,我們想給廣大民眾提四點防范建議:

  理性審慎投資。要提高警惕,切忌盲目跟風投資,要充分了解平臺資質、投資項目、投資方式、投資對象、獲利模式等,合理評估投資風險,審慎做出選擇。

  謹慎網絡交友。對于網上徵婚、交友、直播,保持審慎態度、平常心態對待,尤其是不輕易相信陌生人編織的“坎坷經歷”,或者包裝的“成功人士”形象,防止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

  保護好個人資訊。要提高警惕,不輕易向外透露個人資訊,尤其是不能出售、出租自己和家人的手機卡、銀行卡、支付碼,以及相關賬戶資訊資料等,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加強重點提示、引導。從辦案情況看,老年人、在校生容易成為詐騙犯罪對象。對此,子女、父母要多與他們溝通交流,加強相關案事例的宣傳,教育引導他們提高防范意識。發現資訊泄露、資金凍結等異常情況,及時了解情況;一旦發現可能被騙,及時報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記者 周斌)

【糾錯】 【責任編輯:王秀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2000000000000001110090112702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