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一天內出售公民個人信息4100萬條
利用曾經在證券、金融咨詢公司工作過的經歷,大肆進行公民個人信息的買賣活動。近日,安徽省霍山縣檢察院對管浩、鮮青楊等5名被告人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一案提起公訴。
管浩、鮮青楊、胡傳輝、呂筱、程遠清等人分別來自安徽、四川、湖北、重慶等省市,均有過在證券、金融咨詢公司工作的經歷,其中管浩、鮮青楊、胡傳輝從金融公司離職後,專門在家中從事公民個人信息買賣活動,將其在金融公司工作期間獲取的客戶信息,或者通過購買、交換等方式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給他人,從中謀取非法利益。而程遠清案發前仍在上海某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工作。
2017年8月,霍山縣公安局對管浩等人立案偵查,霍山縣檢察院第一時間介入該案並引導偵查取證。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後,該縣檢察院繼續深挖上下遊犯罪,對鮮青楊、程遠清等2名犯罪嫌疑人依法予以追訴。
據了解,2017年4月至9月,上述各被告人之間利用網絡交易公民個人信息達77次,一般每次數十條至數萬條不等。霍山縣檢察院指控,被告人管浩非法獲取、出售公民個人信息4169萬余條;被告人鮮青楊出售公民個人信息4145萬余條,其中僅2017年6月25日這一天,鮮青楊通過網絡就將包含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的4138萬余條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給管浩;被告人胡傳輝非法獲取、出售公民個人信息64萬余條;被告人呂筱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22.6萬條,被告人程遠清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5萬余條。
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管浩、胡傳輝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獲取、向他人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情節特別嚴重;被告人鮮青楊、呂筱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情節特別嚴重;被告人程遠清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均應當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責任。(記者吳貽夥)
-
專家:亟須加強對個人信息使用環節的法律規范
圍繞健全適應大數據時代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體係這一話題,記者採訪了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産權學院院長、數據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富平。2018-06-06 07:56:25
-
警方詳解販賣公民個人信息黑色産業鏈
在偵查中,警方還發現,這些“內鬼”涉及銀行、衛生、教育、社保、快遞、保險、網購、汽修等多個行業。他們與各自信賴的中間商相勾結,以他們為核心向外交叉發展,形成了錯綜復雜的交易鏈。2018-05-29 09:28:59
-
奔波5年為“清白” 河南一女子身份信息被冒且留下犯罪記錄
河南一女子身份信息被冒用,並因冒用者留下的犯罪記錄而舉步維艱;相關部門稱已啟動糾錯程序。2018-05-22 07:45:49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