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男遇電信詐騙,反騙對方安裝木馬程式,控制對方電腦,收集相關證據後報警
“電信詐騙這麼猖獗,我就是想治一下”
收到電信詐騙短信後,是一笑而過,還是上當被騙?一名網絡安全工程師,利用所學技術,進行了一次“反殺”。
近日,互聯網資訊博主“中國元”通過個人微博,發布幾張截圖,詳細介紹自己“反套路”電信詐騙者的過程。截圖中,對方自稱其單位領導,以要向上級領導送禮為由,借用“李鐘原”的銀行賬戶,並偽造轉賬記錄,企圖騙取錢財。而“中國元”將計就計,獲取對方信任後,發送一則木馬程式,哄騙對方安裝,並成功控制詐騙者的電腦,收集相關證據後報警。
“中國元”以化名“李鐘原”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他説,電信詐騙者之所以能夠得手,正是因為一些人貪圖小便宜。要避免上當,就要防止個人資訊泄露,並第一時間報警。
“説自己做財務的讓對方重視”
新京報:怎麼判斷收到的是詐騙短信?
李鐘原(化名):短信裏對方説自己換了手機號碼,並且發來一個新號碼,落款是我前東家的領導名字。看到之後,第一反應就覺得肯定是詐騙,因為現在的人很少換手機號碼,即便是換了,也會通過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溝通,很少有人使用短信通知。
新京報:于是決定將計就計?
李鐘原:是的,因為之前經常收到類似短信,此前也曾經與短信的發送者進行過一次過招。于是,我決定試一下,就馬上回復過去,將計就計,並且重點提示對方我是公司做財務的。
新京報:為什麼這麼安排?
李鐘原:提示對方我是做財務工作的,這樣就會更加得到重視,和我交流就會更上心,對方也就更容易進圈套。
這些電信詐騙者,很多就是走量的,會同時發送相同的資訊給大量的人,根據收到的回復再進行篩選,有重點的進行詐騙。這樣安排,也是為了保證我不被篩出去。
新京報:這樣做有效果嗎?
李鐘原:我這樣説了之後,對方沒有回。以我對電信詐騙套路的理解,這樣做是因為對方扮演的角色是領導,要端著架子,不能我説一句就回一句。為了讓對方相信我已經“上套”,我還打過去一個電話,但是那邊沒有接。
其實我知道這個電話,對方一定不會接,這麼做是發出一個信號,就是我已經相信了,你可以實施詐騙。果然,那邊發來一條資訊,説自己在外面不方便接電話。實際上,只要對方給我回信,就説明我已經成為重點觀察對象。
新京報:接下來,對方才開始正式實施詐騙?
李鐘原:正式的詐騙,到第二天才開始實施,具體過程就像我在微博上説的那樣。第二天上午8點多,短信又發過來,説要給領導送禮,需要通過我的銀行卡進行交易。我隨便編了一個賬戶發過去,對方幾乎是秒回,發來一張網銀轉賬截圖,告訴我錢打進去了,讓我轉到“領導”賬戶。
其實對方並沒有打錢,而是有專門的軟件合成轉賬截圖,各個銀行都有。如果我提出銀行賬戶沒有收到款,對方就會解釋説,因為是跨行轉賬,所以有延時,然後一個勁催你轉給“領導”,其實所謂領導賬戶,也是詐騙者名下的。
“用詐騙者的工具去對付詐騙者”
新京報:計劃中準備怎麼對付詐騙者?
李鐘原:總方向是讓對方相信我,然後利用一些手段去反套路,成功套取到詐騙者的資訊,最後提供給公安機關。
具體操作上,在對方提出轉賬要求後,我就以銀行卡有限額為由,發過去一個“網銀”地址,並且主動提供賬戶密碼,讓他安裝後自己操作。
新京報:為什麼對方會相信你?
李鐘原:因為我表現得一直很配合,詐騙者也有一些飄飄然,覺得一定可以成功。一旦被利益衝昏頭腦,我即便犯一些低級錯誤,對方也不會在意。其實,那些被電信詐騙的人,也是因為貪圖一些小利益而上當。
新京報:發送過去的“網銀”實際是什麼?
李鐘原:來自網上的一個開源程式,我進行了重新修改。實際上就類似一個爬蟲程式,能夠進入對方的電腦,並且進行控制。
説起來很諷刺,這個程式是一些駭客用來竊取個人資訊的,但是現在電信詐騙這麼猖獗,我就是想治一下,用詐騙者的工具去對付詐騙者,如果再能得到一些證據,就可以幫助公安機關破案。
新京報:這樣做有效果嗎?
李鐘原:我將這個程式進行了修改,偽裝成網銀客戶端界面。對方接收後深信不疑,就點開進行安裝,然後他的電腦就被我控制了。
新京報:在詐騙者的電腦上,你看到什麼?
李鐘原:看到他正在用QQ群詐騙。觀察了一會,大致摸清了整個過程。詐騙者先獲取詐騙對象的QQ號,然後根據掌握的資訊,新建一個群,群裏所有人都是詐騙者的分身,但是昵稱都是被騙者領導的真實姓名,然後把詐騙對象拉進群,之後的套路就大同小異了。總之就是讓你相信,然後騙錢。
實際上,這些詐騙者的成功率並不高,所以要“走量”。比如,我看到對方正在同時進行兩三場詐騙,我把這些資料做了截圖,整理給了公安機關,警方現在正在處理中。
“收到所謂中獎短信不要貪小便宜”
新京報:什麼時候發現自己“火”了?
李鐘原:我把與詐騙者過招的過程,截圖發布到微博上。微博發出來之後,很快就得到很多轉發,其中包括一些粉絲百萬以上的大V,再之後很多媒體的官微也轉發,一些地方公安的微博也在轉,我就感覺“火”了。
新京報:當時心裏怎麼想?
李鐘原:其實感覺有點慌,擔心我做的這個事情有一點擦邊,可能踩到網絡安全的紅線。不過,後來有法律專家説,我沒有將獲取的資訊用來牟利,而是提供給警方,算一個取證的過程,就放心了一些。
新京報:成名後生活有什麼改變?
李鐘原:生活一下子熱鬧了很多,不斷有人給我私信,大部分是曾經遭受過詐騙的人。不過,對于這樣的情況,我也是愛莫能助,只能建議馬上報警。
現在很受關注,但是網絡畢竟是健忘的,再過幾天,熱度應該就過去了,這一點我看得還比較清楚。
新京報:為什麼電信詐騙一直屢禁不絕?
李鐘原:因為打擊難度很大,詐騙者使用的IP地址,以及各種資訊都是假的,很多伺服器也在國外,一般詐騙得手後,會把錢立即轉出去,所以公安機關抓捕難度很大。
現在國家層面對信息安全很重視,個人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保護資訊。比如生活中不要輕易泄露自己的個人資訊,因為詐騙者要麼是通過購買,要麼用駭客手段,很容易就可以獲得這些資訊,因此要從源頭上斷絕。
新京報:普通人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嗎?
李鐘原:第一不要貪小便宜,類似中獎短信這種,可信度都很低,因此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發來的資訊。第二,只要是涉及金錢交易的,一定要留個心眼,通過多種方式求證是不是本人發送。一般來説,通過語音電話詐騙的很少,所以可以通過電話求證。不過,現在也有用變聲器合成,進行語音詐騙的,有些防不勝防。但是,總的來説要提高警惕。
詐騙模式裏,除了冒充熟人詐騙之外,還有一種冒充司法機關詐騙,利用的是普通人對司法機關的敬畏。一般人收到這樣的電話或者資訊,就會害怕,一害怕就會放松警惕,喪失判斷力。因此,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定要當時就報警。網上經常流傳各種測試連結,有部分也會竊取個人資訊,平時看到了就舉報,不要讓這些連結再去套取更多人的資訊。
新京報記者 王煜
-
電信詐騙新動向“48小時不能使用”防報警止付
代辦信用卡詐騙、MALL商城消費卡詐騙、貸款詐騙、加盟詐騙等多樣詐騙手段,令人防不勝防。2018-01-17 07:46:24
-
104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從寮國被押解回國
據公安部消息,12日下午,隨著兩架中國民航包機分別降落在河南鄭州國際機場和陜西西安國際機場,104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被我公安機關從寮國押解回國,涉及全國多地的300余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成功告破,涉案金額3000余萬元人民幣。2018-01-12 18:58:29
-
寧波全年打掉電信網絡詐騙團夥285個
記者近日從浙江省寧波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獲悉,2017年,寧波市公安機關深入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工作,取得了“兩升兩降”良好成效。2018-01-09 10:50:16

-
徵集丨2018“我向總理説句話”網民建言
2018-01-14 10:53:24
-
答題外挂挑戰遊戲公平,誰還會願意參與?
2018-01-18 11:16:27
-
“美麗的誤會”:盤點那些被過度美化的世界奇景
2018-01-18 11:16:27
-
一張圖告訴你怎樣坐飛機能最快回到家
2018-01-18 11:16:27
-
社保對帳單你看得懂嗎?
2018-01-18 11: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