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轉冷,採暖季即將到來,一些自採暖用戶已經陸續打開家裏的壁挂爐。記者調查發現,壁挂爐市場魚龍混雜,産品質量良莠不齊,價格也相差巨大,用戶在選擇時往往一頭霧水。使用過程中,不少用戶還遇到保養、維修方面的難題,險些落入圈套,甚至面臨安全隱患。
選購
挑能效有講究 門道挺多差價大
“之前住的小區是集中供暖,對自採暖沒什麼概念,到市場上一問才發現這裡面門道還挺多。”劉女士前不久剛剛購入一套自採暖的二手房,打算將原業主安裝多年的壁挂爐換掉,“看上去差不多的爐子,價格能差兩三倍,東西好壞全憑銷售一張嘴。”
在一家傢具廣場,記者同樣看到五花八門的壁挂爐産品。“您裝壁挂爐的地方下面有地漏嗎?有的話就能裝一級能效的,比二級能效的節能20%到30%。”某北美品牌的銷售人員指着墻上的一級能效壁挂爐介紹説,“這款爐子原價15788元,享受完2000元以舊換新補貼以後,到手價13788元。”
銷售人員稱,現在冷凝機已經成為壁挂爐的主流選擇,“這種能把排出去的煙再收回來,用於加熱水箱裏的水。可以讓空氣和燃氣形成一定比例,確保燃氣充分燃燒,這樣更節能高效。”角落裏,一款二級能效的壁挂爐挂出特價標籤,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款確實沒那麼多智能化的東西,但比較耐用,原價9788元,補貼以後是8319元。”
在另一家德國品牌的門店裏,銷售人員並沒有力薦一級能效壁挂爐。“您要是換裝,建議用二級能效的,新裝修的話再考慮一級能效那種有冷凝水管的。”銷售人員説,“一級能效那種確實更環保,也更節能,但壁挂爐本身價格差好多。同樣是整機進口的,一級能效的差不多要18000元,二級能效的做完活動11500元,這得多少年才能省出來這個差價?”
銷售人員還提到,一級能效的壁挂爐對水質和燃氣的純度要求比較高。“後期維護保養也要多一些,因為要回收煙氣,彎道比較多,還要配專門的過濾器,否則很容易堵。一旦有配件壞了,也比其他壁挂爐的配件貴。”
在整機進口壁挂爐旁,還有一款同品牌的國內組裝壁挂爐,“都是二級能效,功率也都是24千瓦,功能上沒什麼區別,但國內組裝的能便宜3000元左右,現在只要8000多元。”説罷,銷售人員又介紹起另一款二級能效壁挂爐,“這款從設計方案到産地,再到裏面所有配件,甚至是售後,都跟8000多元那款一模一樣,只是外面殼子用的不是一個標,價錢就是7500元。”
隔壁的國産品牌門店裏,銷售人員向記者推薦了一款新機。“這款是超薄機身,還帶Wi-Fi,可以遠程遙控,整機8年保修,剛上市不到一個月。雖説也是二級能效,可是比普通的二級能效節能15%。”在價格方面,這款新機顯然更有優勢,“原價7499元,現在有節能補貼,還可以領以舊換新券,到手價只要5699元。不到半個月,已經賣了15&。同樣配置和功能,外資品牌起碼要賣七八千元。”
保養
存在超期服役 説法不同難放心
“壁挂爐不光選的時候糾結,用起來也糾結。”劉女士聽朋友説,壁挂爐需要定期保養,但在不同門店,她卻聽到了不同説法。
“這種壁挂爐使用年限可以達到10年到15年。如果四五年做一次保養,就能多用一兩年,就跟汽車保養和人吃保健品沒什麼區別。”在北美品牌門店,銷售人員建議定期保養,“保養是因為外面的灰塵多,裏面的積碳多,師傅會給機器清洗一下,這樣不容易堵。保養以後會更節能,對機器也好。”該品牌的官網顯示,普通壁挂爐保養收費標準為每台300元,進口冷凝機保養收費標準為每台400元。
“衣服穿臟了可能要洗,咱們人也要定期做體檢,但前期用的時候,壁挂爐沒什麼問題,其實可保養可不保養,不是必須要做保養。”在德國品牌門店,銷售人員並不建議頻繁做保養,“保養主要就是吹一吹積碳,把有些地方清洗一下,但萬一有的師傅幹活沒那麼仔細,弄完還不一定有原廠的好。一般來説,只有出現點什麼問題,比如,聲音變大了或者用氣量明顯變多,這種時候再做保養。”
在該品牌的官網上,記者看到了不同的説法。“壁挂爐是集水電氣一體、部件集成的複雜設備,長期使用會造成塵土與積碳附着在換熱器上,各項技術參數可能會偏離標準工況等問題。”官網顯示,壁挂爐設計持續工作周期為3000小時,通常使用1年到2年後需要保養,壁挂爐建議每年保養一次。壁挂爐保養服務包含設備部件保養、採暖及熱水功能檢測、安全保護功能檢測、氣密性檢測等四十余項保養工作內容。相比起其他品牌來説,該品牌的保養費用並不便宜,根據官網給出的標準,常規壁挂爐標准保養每次630元,小功率冷凝爐保養每次980元。
“壁挂爐不用保養,您如果不放心,可以清理散熱器。”在國産品牌門店,銷售人員稱,“我們的壁挂爐使用年限都在15年以上,用到那個年頭如果沒壞,也還能接着用,有些都用20年了,這東西沒譜。”在德國品牌門店,銷售人員也&&,“設計使用壽命能達到15年,有些已經用了20多年。”
然而,這些動輒使用一二十年的壁挂爐,往往存在超期服役問題。2008年11月27日由國家發布的《家用燃氣燃燒器具安全管理規則》明確規定:燃具從售出當日起使用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的快速熱水器、容積式熱水器和採暖熱水爐的判廢年限應為8年。
維修
冒充官方售後 小病大治為騙錢
在壁挂爐的使用過程中,不少用戶還遇到過維修難題。
“最近天冷,壁挂爐總是燒不到設定溫度。”由於家裏壁挂爐已經使用多年,王女士找不到廠家售後電話,於是在線上&&&&了某家電維修公司。“師傅上門檢查以後,説壁挂爐主板壞了,換主板要1000多元,好説歹説算850元,還必須先支付定金400元,之後去公司指定供貨商那裏拿主板。”
付完定金以後,王女士發現情況不對。“無意中看到師傅的支付記錄,才知道他就花了200元在外面隨便買了個主板,並不是他説的公司指定供貨商。”王女士質問對方,200元的主板為何要收850元,“師傅説他們賣的是技術,並且聲稱就算不修,定金也不退。”再三爭取下,王女士最終要回300元,“等於白花100元,什麼也沒修。”第二天,王女士找來另一位師傅,“發現根本不是主板壞了,只是水流太大、供熱不足導致的,調完閥門就好了,只要100元。”
王女士不禁感慨,壁挂爐維修水太深。“還是不能隨便在網上找維修師傅,一頓忽悠下來幾百上千元就沒了,這次就當花100元買個教訓。”
作為壁挂爐新用戶,徐女士同樣曾被網上找來的師傅忽悠。“家裏壁挂爐是全新的,物業提示我們使用前找廠家做個調試。”徐女士沒想太多,直接在網上搜索售後電話,“來了兩名工作人員,沒穿任何制服,也沒帶原裝配件,連機器都不會用,居然現場掃描機器上的二維碼看説明書,還背對着我怕被發現。”令徐女士震驚的是,對方把整個機器拆開,還把家裏的燃氣探測器也關了,“後來想起來真是太后怕了。他們一通鼓搗,機器被大卸八塊,又用小刀切膠圈,搞得家裏一直漏水,最後説缺零件直接走了。”
徐女士嘗試自己掃描機器上的二維碼,這才意識到原來之前搜到的400電話根本不是品牌官方售後電話。重新預約以後,徐女士終於等來了真正的專業師傅。“非常利落就解決了,當晚就用上了熱水。”
在社交&&上,程先生也説了自己的糟心經歷。“家裏壁挂爐剛用沒多久就出故障了,從網上找了個400電話過來維修,説電機壞了,修的話要980元。”程先生沒讓對方修,又重新找了個師傅,發現壞的不是電機而是傳感器,只花150元就修好了,“維修還是要打官網400電話,其他那些400電話很可能是坑人的。”本報記者 宗媛媛 文 宋溪 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