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MWC上海觀察:5G-A與AI深度融合 開啟移動AI時代-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20 21:40:04
來源:新華網

2025 MWC上海觀察:5G-A與AI深度融合 開啟移動AI時代

字體:

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海)於6月18日至20日舉行,本屆大會分為“5G融合、人工智能+、行業互聯、賦能互聯”四大主題,聚焦“開啟智能互聯新紀元”,深入探討5G、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融合如何重塑産業生態。與往屆相比,今年大會的焦點已從網絡基礎建設全面轉向5G-A與AI的協同發展,具身智能、低空經濟、車聯網等融合應用成為行業熱議話題。

移動通信産業正式邁入“移動AI時代”。全球産業鏈正加速構建智能終端、先進網絡和豐富應用三位一體的新生態,推動數字經濟邁向更高水平。

移動AI産業生態日趨成熟

GSMA發布的《中國移動經濟發展2025》報告顯示,2024年,移動科技與服務創造的經濟價值達1.2萬億美元,約佔中國GDP的6.2%。“移動領域是中國經濟的強大引擎,推動各個行業增長,創造了就業機會。移動領域的貢獻率當中,40%將是製造業所推動的,中國製造業充分利用了5G、IoT以及AI技術,並且提高了生産效率。”GSMA新任會長白德偉(Vivek Bradrinath)&&。

當前,移動AI已從概念探索進入商用階段。不同於簡單的手機AI,移動AI涵蓋智能手機、汽車、無人機、機器人等各類移動設備的智能化升級,其核心在於賦予終端自主感知、決策和交互能力,使其成為真正的“智能體”。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以傳感器、處理器、存儲器、控制器等物理硬體為“軀體”,以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運動智能為“神經中樞”的硅基生命,即將迎來群體性涌現。這些硅基生命與碳基生命深度融合、各展所長,將孕育出新的發展動能,開創碳硅融合的文明新形態。

在網絡側,5G-A的全球部署已進入快車道。目前,全球已有10多家運營商規模部署5G-A,包括中國三大運營商以及泰國(AIS)、阿聯酋(du)、科威特(Zain)等領先運營商。這些運營商不僅發布了商用套餐,還宣布了商用計劃和技術驗證。在中國,截至目前,已有300多個城市實現5G-A覆蓋,三大運營商發布了5G-A主套餐,5G-A用戶數已超過1000萬,覆蓋了核心商圈、交通樞紐、工業園區等關鍵場景。

5G-A的大上行體驗、低時延特性以及全場景物聯能力,為移動AI時代的實時交互、多模態處理和廣泛連接提供了堅實保障。在終端側,預計到2025年底,超百款手機和CPE終端將支持5G-A,過億用戶可享受卓越的網絡體驗。與此同時,預計到2030年,將有70%的終端支持AI。

“要用AI技術深度重塑業務的核心。面向消費者,推動運營商從單一的流量經營模式向提供包括算力、存儲、服務等多維價值的體驗經營模式轉變。面向企業客戶,從提供基礎連接,升級到提供集成解決方案、數據賦能、感知協同等融合型的高價值服務,從而創造全新的服務模式。”中國聯通研究院的院長李紅五認為。

5G-A與AI融合應用成果加速涌現

5G-A與AI的結合正深入核心生活生産環節。上海申通地鐵通過5G-A網絡實現信號“滿格”,為智慧軌交運營提供穩定連接;內蒙古伊敏露天礦利用5G-A的500Mbps上行帶寬和20毫秒超低時延,實現百輛無人礦卡24小時作業。

論壇期間,記者也看到諸多關於具身智能、低空經濟、車聯網等融合應用的成果。樂聚機器人CEO常琳帶來了旗下人形機器人“夸父”。常琳&&,人形機器人發展其實是靠數據驅動。它離不開5G-A網絡提供的低時延、高可靠連接能力,尤其是在多機協同場景下,5G-A的高併發處理能力成為關鍵支撐。

順豐科技助理首席營銷官郭雙慶透露,公司較早開始了無人機物流佈局。因其對數字基礎設施的要求很高,需行業各方共同努力,以突破商業化瓶頸。

近日,中國電信首發“天翼低空卡”, 超前部署低空專網建設。裝上天翼低空卡的無人機,可獲得專網、專卡、專號段、專有信道和新身份感知等多項能力,保障低空可靠通信和信息安全。目前已在江蘇蘇州、江蘇宿遷等地驗證,為無人機監管與企業作業提供智能網聯支撐。

業界普遍認為,AI發展正經歷從單純追求參數規模到提升“智能密度”的轉變。未來的競爭不是比誰的模型更大,而是誰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強的智能。對於消費者而言,關鍵業務體驗提升與情緒價值滿足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AI Agent將逐步取代傳統APP,成為用戶與數字世界交互的核心入口。華為預測,到2030年,全球將有近百億的個人AI Agent,重塑用戶交互體驗。

為此,全球運營商應積極擁抱AI時代,充分發揮自身“雲、網、智、算”的資源稟賦,通過AI重塑業務、基礎設施及運營運維,實現商業新增長。在AItoC領域,運營商通過品牌煥新,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高品質個性化融合智能體服務;在AItoH領域,通過智家服務煥新,部署大中小屏協同到智家陪伴服務,提升家庭生活的智能化水平;在AItoV領域,運營商通過車載需求煥新,疊加智能體功能,從車聯網出發打造智能移動第三空間,實現隨時隨地的新體驗新商業;在AItoB領域,通過能力煥新,升級算網和模型服務,深入賦能生産作業場景,提高企業的生産效率和管理水平。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分享了電信業驅動增長的路徑,一是聚焦每天在使用網絡服務的最終用戶的需求變化,並抓住其中的成長型需求。除了騎手、直播之外,還有電競、智能眼鏡、智能潮玩、高鐵辦公、地鐵刷劇等等,這些變化正在快速發展,帶來新的需求特徵;二是通過系統工程,激發高清視頻流量的供給和消費;三是讓5G聯接每一輛車,抓住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長機遇;四是用FTTR聯接所有個體工商戶,抓住智能化發展機遇。他預測,2025年中國乘用車銷量中5G車聯網佔比達30%,2026-2030年將逐步提升至95%,産業應抓住智能網聯汽車增長機遇。

移動AI時代繁榮需全球協同推進

移動AI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全球産業鏈的協同推進。今年3月,GTI聯合GSMA、中國移動等機構發布“5G-A×AI百大商用計劃”,旨在加速技術融合與商業化落地。本次大會期間,中國聯通攜手華為等産業夥伴共同發布“5G-A×AI×N智聯共生 同創未來”聯合行動倡議,呼籲全球産業界加強合作,共同推動移動AI技術的發展。

華為常務董事汪濤&&,華為願與産業界攜手,通過大上行網絡體驗、多樣化終端生態、多模態智能業務、全場景物聯能力、多維度商業模式五大維度解鎖5G-A潛能,釋放商業價值。

2025 MWC上海清晰展示了5G-A與AI深度融合已步入實踐階段,並結出豐碩應用成果。不僅驗證了技術路線的可行性,更勾勒出移動AI時代産業升級和社會變革的藍圖。

據IDC預測,到2030年,AI每投入1美元將帶來4.6美元的經濟回報。下一階段,全球智能體的互聯互通將催生“群體智能涌現”,推動社會生産力實現飛躍。中國憑藉領先的5G-A網絡、豐富的應用場景和活躍的産業生態,正成為這一進程的引領者。

隨着技術持續突破、網絡廣泛覆蓋、商業模式創新和全球産業協同的深化,移動AI的商業化圖景已清晰可見,智能革命的紅利正加速釋放。在這一歷史性機遇面前,全球産業界唯有緊密協作,方能共贏移動AI時代,加速邁向智能世界。(記者劉璟)

【糾錯】 【責任編輯: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