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9日電(趙海軍)為期4天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博會”)11月18日在廣州落下帷幕。作為少有的以工業和信息化部名義主辦的展會,中博會是目前我國專門面向和服務於中小企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國際性展會,不僅承載着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而且成為中小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深化國際合作的重要&&。
博覽會期間,47家産業鏈鏈主企業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意向採購金額達近千億元。
盤點本屆中博會的整體風貌,有三個不尋常引人注目:
其一,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的力度不尋常。主題展中特別設置了省區市專精特新展區,匯聚了14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展示其最新産品和服務。專業展如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專題展、智能生態光電展、智能穿戴與現代鐘錶展等,也聚焦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熱點領域。
同時,中博會舉辦鏈主企業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簽約儀式、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對接活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月一鏈”投融資路演活動、中小企業國際科技成果對接活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視頻直播和新品發布活動等系列活動,從各個維度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拓市場、轉化科技成果、實現高質量發展。
其二,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廣度不尋常。本屆中博會由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擔任主賓方,吸引了來自馬來西亞、柬埔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印度尼西亞、埃及、尼泊爾、斐濟、斯裏蘭卡、越南等4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參展參會。
主題展中設置國際展區和港澳&展區,展位數約580個,參展企業超過200家。同時,舉辦境外商務推介及對接活動、中國—東盟中小企業産業鏈商務對接會、中國企業出海歐洲(愛爾蘭)交流活動等配套活動,推動各國(地區)中小企業在産業鏈、供應鏈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其三,強化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的深度不尋常。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專題展成為本屆中博會的一大亮點,展示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成果、典型行業産業鏈供應鏈協同創新帶動行業轉型升級的優秀成果,“小快輕準”數字化産品應用,工業軟硬體創新成果和應用案例,以及機器人、智能設備、虛擬交互、無人機、數字人等人工智能前沿領域的優秀企業與創新成果;舉辦中小企業數字化“鏈式”轉型活動,邀請國內行業專家、智庫專家學者、工業互聯網和智能製造相關領域企業知名人士,交流探討“鏈式”轉型典型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中博會開幕式致辭中指出,近年來,中國中小企業走出一條“專精特新”發展路子,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14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打造300個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設立15個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
小中見大,博覽天下。第十九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既是一場展示中小企業實力和風采的盛會,又是一個推動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已然成為中國中小企業與國際中小企業共同享有的“大舞&”“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