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保山咖啡的核心産區,近年來,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依託獨特的資源稟賦和地域優勢,緊緊圍繞打造“一杯世界級咖啡”這一目標,探索出一條精品咖啡特色産業發展之路,讓保山小粒咖啡走出村寨、跨越山海、融入市場,“紅果果”華麗轉身為助農增收的“金果果”,繪就了鄉村振興新圖景。
隆陽區是雲南最早商品化種植咖啡的地區,保山小粒咖啡種植區域地處怒江流域幹熱河谷,與世界知名咖啡種植區屬同一緯度帶,全年基本無霜,晝夜溫差可達16℃,獨特的自然稟賦造就了世界一流的咖啡品質。
保山小粒咖啡種植歷史悠久,具有“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酸”的特質,是咖啡愛好者心中的珍品。1952年規模種植開啟了中國咖啡産業化發展的道路,2010年,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保山小粒咖啡”實施地理標誌産品保護。2021年,“保山小粒咖啡”入選首批歐盟境內受保護的100個中國地理標誌産品之一。70多年來,“保山小粒咖啡”産業持續發展壯大,咖啡産業已成為幹熱河谷地區的特色傳統産業,熱區農民群眾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不斷增強産業發展新動能,提升産業附加值,挖掘農民增收新潛力。推廣“咖啡樹有償認養”模式,借助電商、直播帶貨、網紅打卡等新業態,改變傳統的單一銷售模式。支持咖啡企業到一線城市、高校參加商品推介會和土特産品展銷會,同時借助咖啡尋豆之旅及鮮果採摘、衝煮(烘焙)、生豆等賽事活動,推動保山小粒咖啡走得更快更遠,讓全國人民都能喝上“中國味道”。
隆陽區以咖啡産業“一縣一業”特色縣為引領,規劃發展優質咖啡品種5000畝。按照“大産業+新主體+新&&”發展思路,結合“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發展布局,實施“一企一策”行動計劃,依託經營主體,構建“咖啡+”三産聯動的産業發展體系。
着力提升加工水平,健全“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産品品牌”的品牌體系,開展“進百個城市、邁入百所高校、開展百場活動”“百千萬”産銷對接活動,進一步叫響“保山小粒咖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