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莼菜,為石柱土特産,農産品地理標誌産品,素有“植物鋅王、水中人參”的美稱。莼菜富含多糖、蛋白質、種氨基酸,多種微量元素,如鋅、硒、銅、鐵、鈣等,莼菜各營養組分中糖所佔比例約為幹重的50%,其中主要為莼菜多糖,常食莼菜具有藥食兩用的保健作用。
石柱莼菜種植始於1991年,目前重慶市石柱莼菜種植面積達1.4萬畝,産量1.4萬噸,産值3億元,主要分佈在冷水、黃水、楓木、沙子等8個鄉鎮,是規模較大的莼菜生産基地。2015年莼菜産業獲評“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質量安全示範區”,2020年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石柱莼菜獲農業農村部“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稱號。
莼菜,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晉書》記載“莼菜鱸膾、王爵慕之”;《本草綱目》記載,莼菜可以消渴熱痹,和鯽魚作羹時下氣止嘔,補大小腸虛氣,治熱疸,厚腸胃,安下焦,逐水解毒;為加快農旅融合,依託美麗莼田風光,石柱縣每年舉辦莼菜文化節,傳承獨具地方特色的農耕文化。通過莼菜採摘體驗、莼田摸魚體驗、攝影作品展、莼菜産品展銷等系列活動,使游客充分感受“康養石柱·天上莼境”的自然之美及人文魅力,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之路。
石柱縣委、縣政府將莼菜作為全縣重點發展的三大特色産業之一。經過30多年的努力,石柱莼菜從最開始的不到1畝,發展到現在的1.4萬畝,成為了莼菜基地縣。石柱縣充分利用與西南大學、重慶市農科院縣校(院)合作&&,有效解決了莼菜種植過程中的品種選育、病蟲草害等疑難問題,使石柱莼菜走上了品質好、産量高的産業化發展道路。研發了莼菜休閒食品、莼菜飲料、美容護膚品、保健品等52種産品,既走上了百姓餐桌,也走得進國際市場。
在莼菜産業發展中,石柱縣始終重視農民的主體地位,通過對農民進行科學技術、經營管理培訓,促進農民經營觀念和生産方式的轉變,使農民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始終以農民增收為根本目的,充分保障農民享有産業發展的成果和收益。通過發展莼菜種植、加工、旅游,直接或間接帶動3500余農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