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碭山縣因酥梨而聞名,其果大核小、黃亮型美、皮薄多汁、酥脆甘甜。碭山縣地處黃淮海平原南部,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地下水資源豐富,適宜碭山酥梨生長。碭山酥梨果實近圓柱形,頂部平截稍寬,平均單果重250克,大者可達1000克以上。全縣梨種植面積40萬畝,百年以上老梨樹留存6萬餘株。2022年全縣梨産量91萬噸,總産值超28.6億元。
碭山酥梨榮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等多項榮譽,品牌價值達到190.64億元,國家梨産業技術體系成果轉移轉化中心—碭山分中心、國家梨産業技術體系“一縣一業”示範樣板縣(碭山縣)正式揭牌。
聚焦“標準化”,打造標準果、標準園、標準企業,最大程度延長産業鏈條。一是保品種、提品質。以“振興計劃”為抓手,發力提升酥梨品質,建立碭山酥梨種質資源檔案,推行“一樹一檔、一樹一牌、一地一冊”。二是全鏈條、促融合。緊緊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發展思路,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管理運行機制。三是創集群、壯規模。投資4.32億元打造安徽酥梨産業集群。
聚焦“品牌化”,搭&&、做電商、創文旅,梨産業合價值不斷攀升。嚴監管,打造質量標準&&;強電商,打造互聯網銷售&&;促文旅,打造鄉村旅游&&。
聚焦“數字化”,節本增效,建設現代化、科技化數字農業。實施“數字果園”工程、開發“數字場景”&&、強化“數字監管”應用。
提升品質是核心。深入推進“一樹一檔、一樹一牌、一地一冊”,確保全縣碭山酥梨種植面積只增不減。繼續深化與科研院所的合作,用足用好國家梨産業技術體系碭山綜合試驗站。依據《碭山酥梨現代化改造技術方案》,採取“控制變量法”,找到影響果形、口感、糖度等因素的真正因子,對症下藥,切實改良酥梨品質。
保證質量是前提。完善和推廣水果品牌授權許可制度,實現授權管理“進入有門檻,退出有機制”。全面啟動農産品二維碼追溯體系,為“碭山好梨”等産品頒發“身份證”,實現農産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不斷提高“碭優”“碭果甄選”“梨源一號”“鮮果時光”等優質農産品電商品牌影響力,讓“安全”和“安心”同在、“品牌”與“品質”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