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26日,以“展城鄉新貌,促産業振興”為主題的第四屆保定市旅發大會將在安國市、望都縣、博野縣、蠡縣、高陽縣舉辦,主會場設在安國市。安國、望都等5個舉辦地地處保定南部,擁有獨特的歷史文化積澱與産業基礎,特別是以中醫藥康養為代表的大健康産業將是本屆旅發大會體驗的主要內容和亮點。26日,本屆旅發大會將組織實地觀摩安國市藥王廟文化景區、數字中藥都、中藥都藥博園等12個重點觀摩項目。今天我們先簡略介紹下觀摩項目中的安國市藥王廟文化景區。
藥王廟文化景區佔地面積100余畝,由藥王廟文化公園、廟宇古建築、三皇殿三部分組成。2019年評定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藥王廟文化公園佔地84畝,以雕塑、石刻、倣古建築、藥用植物等形式,展示了安國綿延厚重的藥業歷史和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
由著名書法家沈鵬題寫的“藥王廟文化公園”巨幅雪浪石立於公園西側正中。
繞過雪浪石,兩側分列十八石柱,刻有“十三幫”“五大會”,正面為各“幫”各“會”之名。
公園中央通道巨幅銅雕,雕刻安國藥業歷史上著名的藥市管理機構“安客堂”。
往前看到的七塊銅板,鑄刻有安國歷史上著名藥號260個,如大有恒、萬盛魁、榮慶和等。鼎盛時期安國藥市藥號達到2000余家,銀號100余家。
利用這些倣古建築,當地準備開辦融中醫藥文化展示、體驗、診療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醫館、國醫大師工作站,以豐富中醫藥健康旅游示範基地的康養和體驗項目。
一座藥王廟,千年藥業史。藥王廟源於東漢,肇造北宋,明清擴葺,祭祀漢光武帝劉秀二十八宿將之邳彤。藥王廟木質牌樓建於清嘉慶23年,高8.4米,三棟四楹廡殿頂結構。
廟門左右立兩根鐵鑄旗桿,建於清道光九年,每根高24米,重15噸,屯土澆鑄完成。旗桿盤龍翔鳳,懸鬥吊鈴,寓意龍鳳呈祥。附有鐵鑄對聯,上聯“鐵樹雙旗光射鬥”,表明鐵旗桿高度,下聯“神庥普蔭德參天”,禮讚藥王的醫德高尚。
藥王廟門額懸“藥王廟”匾,為清乾隆年間體仁閣大學士劉墉所題,落款為“山東眾藥商敬獻”。
院中建有藥王墓亭,刻“敕封明靈昭惠顯佑王之墓”十一個字。
二進院還設有十大名醫殿,藥王正殿神龕內供奉藥王邳彤塑像,左右分列文臣武將塑像。正殿壁畫,表現了藥王的歷史和藥王廟的來歷。
後殿山墻上十四幅珍貴壁畫,為明永樂年間遺存。描繪的是八仙過海及其成仙之前濟世救人的故事。壁畫人物形象逼真,線條明快簡潔,立體感強烈,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
藥王廟成就了安國千年藥業史,而祖國的中醫藥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三皇時期。
三皇殿內部陳列,彩塑了中華文明、中醫藥始祖伏羲、神農、黃帝像,繪製了與中醫藥文明起源的壁畫,並將三皇殿與藥王廟景區融為一體。形成了游覽藥王廟了解安國藥業史,游覽恩澤殿知曉祖國中醫藥起源,這一脈相承的中醫藥文化體系。
千載沉香,滿目厚樸。藥王廟文化景區實現了歷史與現代的交匯與對接,旅游與康養的融合與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