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2/ 03 10:20:38
來源:新華網

李穎:IT産業賦能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字體:

中國科學院大學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李穎

  我國IT産業發展正在迎來歷史上最好的機遇期

  諸多企業都是伴隨中國IT産業的發展成長壯大起來的,作為數字産業化的中堅力量,共同經歷了IT産業過去幾十年高速發展的時期,為我國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也享受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但是從更長的歷史視角來看,目前只是剛剛抓住了數字産業化發展帶來的第一個機遇期,我們正在迎來産業數字化發展帶來的更大機遇,如何抓住這個機遇,將是在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

  從經濟和社會形態演變的角度看,當下企業正處于經濟社會全面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中,隨著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程度不斷加深,數字經濟的發展將不斷加速。作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後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 數字經濟現在已經成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和影響國際競爭格局的重要力量。在農業經濟時代,匯聚資源的要素是土地,創造價值的要素是勞動力;在工業經濟時代,匯聚資源的要素是資本,創造價值靠的是制造技術;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了匯聚資源的新要素,互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傳統要素相結合,給全球經濟帶來了深刻的數字化變革,以數據生産力為代表的新生産力已滲透到經濟社會各個方面。

  站在當前這個時點上,數字經濟有時還被當作一個與實體經濟相對應的概念,但是從更大的歷史周期來觀察,數字化將會是各行各業發展的共同方向,未來將不存在沒有數字化的行業,這就為IT産業發展帶來了無限的空間和可能。

  做大做強IT産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我國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主要思路之一

  從頂層設計來看,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這標誌著國家決策層對IT技術和信息化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信息化已經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密不可分。

  從實踐歷程來看,我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一年來的經歷已經證明,有效運用數字化手段是我國成功應對疫情和恢復正常生産生活的重要經驗。

  去年2月3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于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主要包括強化數據採集分析應用、積極開展遠端醫療服務、規范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強基礎和安全保障等五個方面內容。2月18日,工信部印發了《關于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工作的通知》,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為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便民服務提供有力支撐。去年2月21日,在疫情防控形勢還較為緊張的情況下,中央政治局就提出推動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3月4日,政治局常委會明確提出要加快5G網絡、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疫情發生後我國各地很快探索出了以健康碼為代表的創新手段,已經伴隨著大家度過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應該説我國經濟能夠率先走出疫情的影響,和我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應對危機的各項措施是分不開的,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也將在後疫情時代繼續得到體現。

  敢于和善于在新的形勢下創新發展

  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我們已經站在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上。2020年中國GDP已經突破了100萬億元人民幣,我國制造業增加值達到26.92萬億元,佔全球比重28.1%。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16.6%,由22.6萬億元增至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6.2%。2020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業務收入81616億元,同比增長13.3%。根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的測算,2019年到2020年,中國進一步夯實産業基礎能力,産業整體表現穩中有升,與美國IT産業發展指數差距從7.6分進一步縮小到7分,繼續保持對國際先進水準快速追趕態勢。這些數據都説明,我們已經具有較好的條件和基礎大幅度提升我國IT産業發展的品質,提升我國企業在産業鏈中的位置,增強我國IT産業供應鏈的控制力。

  過去幾年,我曾在工信部信發司圍繞這個目標集中抓了兩項工作,就是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和工業互聯網。其中對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這項工作對行業的影響,大家應該都已經感受到了,就是要增強我們對IT産業鏈的自主性。而對工業互聯網的探索,就標誌著我們走入數字經濟發展的深水區,在進行前無古人的探索。發達的制造業一直以來都是強國的重要標誌,疫情給世界各國帶來的重要啟示是一定要強化各國制造業和供應鏈的穩固。後疫情時代的制造業發展,不會重復以往的老路,圍繞制造業的競爭必然以數字化轉型為焦點展開。當前全球出現的工業4.0 和工業互聯網等實踐探索,反映了充分利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技術進展,實現制造企業大整合、構建全球制造大係統的趨勢。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成效,決定了數字經濟進一步深入發展所能達到的廣度和深度。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最徹底、最全面、最深入的標誌性産物,是互聯網創新發展與新工業革命的歷史交匯點,是我國奪取競爭新賽道、開拓産業布局新方向、推動我國經濟向高品質發展邁進的重要路徑。通過我國在工業互聯網三年來的布局,一定會為我國數字經濟更快騰飛打下更扎實的根基。

  從政府的層面,已經率先在實現我國IT産業高品質發展方面做出了表率,我想作為産業內最活躍、最敏感的企業界,也應該抓住時代機遇,大膽創新把我國IT産業推向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的數字化轉型

  我國正在向資訊社會邁進,數字化正以不可逆轉的趨勢改變人類社會,數字化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深刻變革全球生産組織和貿易結構,重新定義生産力和生産關係,全面重塑城市治理模式和生活方式。

  必須針對社會治理正在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上線下分離轉為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的大趨勢,依靠數字技術的支撐,構建以人為本的國家治理體係。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保駕護航。

  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首先是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能力和豐富手段,實現應急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同時通過産教融合,更好發揮教育對産業轉型升級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推動教育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通過人才創新創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國科大應急管理學院將把産教融合作為特色,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圍繞以下幾個方向為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做出貢獻。

  一是緊密圍繞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開展工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應急管理和自然災害防治工作重要決策部署,優化整合各類科技資源,推進應急管理科技自主創新,深入研究災害風險及防治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先進裝備,打造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自然災害防治科研平臺。

  二是充分發揮中科院和國科大多學科交叉和整合創新優勢辦學。學院將秉承國科大“科教融合、育人為本、協同創新、服務國家”的辦學理念,加強理論研究和科技創新,打造應急管理現代化高端智庫;精準聚焦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整合中科院和國科大科研資源和科技成果,大力推動以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應急管理實踐的融合創新,打造防災減災救災實戰型科研基地;精準聚焦應急管理人才培養短板,積極探索以“政産學研用”和産教融合為核心的創新培養模式,打造國家應急管理高端人才培養基地。

  三是建立開放共用的合作機制,打造高端交流合作平臺。貫徹“小核心、大週邊”的布局,匯集政産學研用多方面優勢力量,開展全要素、全過程、全鏈條研究,探索建立新時代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科研體係,率先開展應急管理學科建設,開發課程標準,構建協同創新網絡,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搭建國內應急領域産教融合、科教融合的開放整合平臺。”

  我國IT産業的發展,已經經歷了數字産業化的高速階段,正在進入産業數字化帶來的巨大紅利期,同時隨著整個社會的信息化進程,面臨著國家治理體係和能力數字化轉型的重大課題。這些進步與大家工作直接相關,未來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也需要通過各企業進一步努力來解決。(中國科學院大學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李穎)

【糾錯】 【責任編輯:宮碧瑩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80870000000000000011100001397174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