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製作:王菁美術編輯: 張鑫 記者:關溪涓
西塔街 百年朝鮮族聚居區

    在瀋陽市內,有兩處比較大的朝鮮族聚居地,一處是皇姑區的明廉地區,另一處即是和平區西塔地區。比起明廉的安靜,西塔可謂熱鬧非凡,西塔一直被人們用“全球第二大朝鮮族風情街”來形容。

    今年50歲的金善美,已經在這裡生活了近40年。説起西塔街,金善美有很深的感情。

    金善美出生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1975年,金善美10歲,由於延邊經濟條件差,生活困難,金善美的父母在幾番商量下,決定舉家搬到瀋陽謀生。 【詳細】

"日俄戰爭紀念碑" 帝國主義侵略的鐵證

    在西塔地區圖們街,有一個高約10米的建築物。通體圓形,西面有門,東面凸出圓形部分,上有透龍“十字”裝飾;整個建築物為青石砌築,上部裝飾銅飾覆蓋物,呈銅綠色,莊重、典雅。

    儘管這個屋頂像鳥羽一樣的建築,並不為人所熟知,但卻記錄了一段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

    瀋陽市文物局相關人員介紹,這座建築官方説法是“沙俄東正教堂”,後來一些歷史專家認為這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教堂,現在已經被列為“瀋陽市70處不可移動文物”。 【詳細】

瀋陽清初四塔寺之西塔與延壽寺

    説起西塔街,就不能不提到西塔,因為西塔街名的由來得緣於西塔。  

    老瀋陽人都清楚,瀋陽舊城城址的東南西北四角上,分別建有四座白色鼓腹寶瓶式的喇嘛塔(也稱堵波式古塔),各塔均高30米,下有邊長12米的方形束腰須彌基座,頂部有銅鑄仰覆盆,盆上裝有銅鑄日月塔剎。四塔下面分別建有四寺,分別為:東塔永光寺、南塔廣慈寺、西塔延壽寺、北塔法輪寺。

    據資料記載,四寺之名,皆有定義:“東為慧燈朗照,名曰永光寺;南為普安眾庶,名曰廣慈寺;西為虔祝聖壽,名曰延壽寺;北為流通正法,名曰法輪寺。” 【詳細】

基督教西塔教堂:朝鮮族年輕信徒的禮拜地

     除了“韓味”十足的建築與餐飲外,西塔地區還有一個充滿西洋文化色彩的地方,就是“基督教西塔教堂”。   =

    每逢禮拜日或是基督教節日,這裡都會聚集很多信徒。

    瀋陽“基督教西塔教堂”被列入“瀋陽市首批不可移動文物名錄”中,指的是1917年開始建設而成的教堂舊址,完好地矗立在和平區市府大路33號的位置上。 【詳細】

空間限制 成掣肘區域發展的主因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西塔街道轄區內共有註冊企業800家,個體工商戶1000余戶,商業業態以餐飲、娛樂等産業業態為主。儘管在2013年,西塔街道的社會消費總額達到了31.5億元人民幣,但區域經濟投資主體規模小、缺少大型企業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而這主要是由於“增長空間”不足所致。   

    早在企業可以住宅註冊場地尚未放開時,西塔因為沒有足夠的寫字間、商業公寓來滿足西塔地區商戶的現實需要,和平相關部門特事特辦,允許了一些企業租住民宅開辦企業註冊。即便如此,陳舊跼踀的場地條件,仍難滿足一些有規模、有影響和有實力的大企業及分支機構在此落地註冊。【詳細】

“三縱四橫” 西塔街將迎全新升級

    朝鮮族百貨大樓是西塔地區一家有6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商場,這裡是一度瀋陽人追趕韓國時尚潮流的消費領地,但這種引領年輕一代韓國潮流的功能正在弱化。

    據朝鮮族百貨大樓副總經理尹少光説,商場是以場地租賃商戶分散經營的模式,雖然商場對商品的布局有一定的權利,但商品選擇權掌握在於商戶手中,由於商戶規模小且投入不足,時尚的風格已經追趕不上時代,所以體現出來的就是消費群體的“老齡化”。

    無論是瀋陽本土的80、90後新生代,還是哈韓的年輕一代,有着上百年歷史的西塔商業街,似乎正在被他們遺忘。 【詳細】

=
Copyright © 2000 - 2014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
版權所有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