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量下降,溢價率仍處高位  
    一季度,環渤海經濟區住宅用地供求量環比去年同期均下降,樓面均價及出讓金漲幅均較大,溢價率保持穩定。一季度環渤海經濟區重點城市共推出住宅用地169宗,供應量為876萬平米,同比下降27%;共成交住宅用地152宗,成交量845萬平米,同比下降18%;樓面均價為4944元/平方米,同比大幅上漲57%,土地出讓金為872億元,同比上漲35%;溢價率為22%,比去年同期高1個百分點……[詳細]  
  供求量小幅下降,溢價率處于高位  
    2014年第一季度,長三角經濟區住宅市場土地供求同比小幅下降。第一季度,長三角經濟區重點城市共推出住宅用地227宗,供應量為1272萬平米,同比下降4%,成交住宅用地207幅,成交量1124萬平米,同比下降15%;樓面均價為4102元/平米,同比上漲42%,出讓金968億元,同比上漲15%,本季度溢價率為27%。……[詳細]  
  供應成交漲幅較大,出讓金破500億元  
    2014年一季度,珠三角經濟區土地市場相比去年同期漲幅較大,宅地供應74宗,供應量370萬平,同比上漲46%;成交土地92宗,成交量458萬平,同比上漲80%。樓面均價為3745元/平米,同比上漲58%,出讓金共計508億元。本季度溢價率為14%。3月單月珠三角經濟區供應宅地13宗,供應量38萬平,同比上漲39%;成交宅地23宗,成交量90萬平,同比上漲45%,環比下降57%,樓面均價為2373元/平米,出讓金為53億元,本月溢價率較高,為30%……[詳細]  
         
  2014年一季度北京宅地出讓金已突破600億,同比大幅上漲66%。雖然樓市已經出現降溫,但依靠去年火爆銷售填滿錢袋子的大型開發商,對于一線城市的優質地塊卻仍舊毫不手軟。未來北京的土地市場將會逐漸分化,由于今年供應的自住型商品房大部分都位于遠郊區縣……[詳細]   一季度上海宅地出讓收入314億元,同比增加317%。成交金額同比大增的原因在于新年伊始上海推出較多優質地塊,受到企業熱捧,使得平均地價快速攀升。不過從一季度月度市場變化來看,市場熱度正逐漸消退,企業拿地態度趨于理性。……[詳細]  
         
  2014年第一季度,廣州共賣地21宗,均為挂牌出讓,其中住宅綜合用地9宗,商業用地5宗,工業用地7宗。總成交面積為764244.1平方米,總成交金額達227.5535億元,成交金額同比大漲85%。廣州荔灣區廣鋼新城地塊,2月21日以約155億元總價成交……[詳細]   深圳一季度共推出土地供應6宗,成交12宗,無一宗居住用地出讓,共收獲土地出讓金231.8億元。今年一季度深圳工業用地頻現流拍,一是價格過高所致,明顯高于去年同期工業用地價格,二是目前企業多通過政策性拿地,願意去實拍拿地的企業並不多……[詳細]  
         
      2014年一季度,天津共推出宅地41宗,供應量為292萬平米,同比上漲59%;共成交宅地27宗,成交量189萬平,同比上漲9%;樓面均價2867元/平米,同比上漲1%,出讓金共計79億元,同比上漲3%。3月,天津共推出14宗住宅用地,供應量81萬平,同比大幅上漲157%……[詳細]  
     
    2014年第一季度,曾經意氣風發的開發商們今年都非常忙碌:忙借殼涉銀、忙拿地、忙轉型、忙回購股票、忙加速“出海”,而透過這五大忙,反映的是不同房企面臨的不同問題,“2014年,中國的開發商都患上了‘集體焦灼症’”,在某知名地産專家看來,各自忙碌的開發商折射房地産行業變革的到來。  
 
 
第一忙:忙拿地主力變成非標桿房企
  數據顯示,截至4月2日,萬科、保利等16家標桿房企今年第一季度拿地總額為1165.24億元,同比上漲29%,環比降幅高達37%。據分析,龍頭房企一季度業績並不理想,在銷售遇冷的情況下暫停激進拿地,導致地價回落。……[詳細]
第二忙:忙借殼涉銀房企資金緊張?
  2014年3月,綠地集團借殼金豐投資上市,預估值達655億元,此次重組是A股交易金額最大的一次重組並購。與此同時,時隔3年多後,房企再融資也終于開閘。繼中茵股份和天保基建兩公司的非公開增發申請獲批後,北京城建和迪馬股份也相繼公布了同樣消息……[詳細]
第三忙:忙出海海外淘金OR規避國內風險?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前3個月,房企在海外總投資額達到近千億元人民幣,已超去年全年投資額。房企將資金投向海外,是因為海外回報率夠高,還是感到了國內潛在的危機?業內人士指出,房企紛紛選擇海外淘金,一定程度上受了國內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詳細]
第四忙:忙回購股票力挽股價提振市場?
  鑒于業績持續增長但股價卻跌跌不休,3月10日,萬科總裁鬱亮增持100萬股萬科股票,以提振投資者信心。這也是繼恒大地産、合生創展、保利地産等房企回購或增持股票後,又一房企巨頭高管購入本公司股票。……[詳細]
 
  第五忙:忙轉型變身“城市配套服務商”  
    忙轉型的房企動作也不小。商業地産巨頭萬達在2013年就決定向電商發展,今年更開始百萬年薪高調挖人。據傳,除了馬雲、劉強東等幾位大佬外,萬達的挖人電話幾乎覆蓋了整個電商圈。地産龍頭萬科則轉型要做“城市配套服務商”,這正是萬科進入30歲後對自己的全新定位,其策略就是將旗下所有業務的思維核心聚焦在如何服務于整個城市的運營,所有産品均作為城市配套的一部分,在近日的北京春季房展會上,萬科就以“城市配套服務商”的角色出現。……[詳細]  
   
   
 
     
    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土地財政在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中的主角地位依然穩固。一季度我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達到1.08萬億元,同比增長40.3%,而同期地方本級財政收入1.95萬億元,“賣地”收入與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的比例達1:1.7。
  回顧過去十年,向土地要資金已經成為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依靠。地價飛漲、房價畸高—土地財政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副作用,也正成為影響房地産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頑疾。
……[詳細]
 
     
 
   
0100300916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