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政府層面的“以房養老”就很難推行。“以房養老”需要民政局、房管局、人社局、金融和保險機構等多個部門一起制定具體的政策和細則才可能得到推展。
“以房養老”需要透明、公正的法治環境。“以房養老”牽涉到房地産業、金融業、社會保障、保險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對這些領域的運作質量要求相當高。
如何保證這些行業、部門公平、公正地經營、管理和執法,在當前法治不健全的條件下是個極大的挑戰。就拿房地産評估來説,由於起步較晚,中國房地産評估機構還極不規範,不但整體素質偏低,而且市場存在惡性競爭,有爭議的評估結果……[詳細] |
|
“養兒防老”的觀念一直還在影響着這一代老人。將自己居住多年的房産抵押給養老院,不給子女,許多老人和年輕人還難以接受。在當前經濟還不怎麼發達、貧富差距還比較大的情況下,許多老百姓辛苦一輩子也難以攢下一套房子,到老了,卻又不得不將房子抵押給銀行,以貸款養老,這怎麼都讓人感覺銀行似乎在“搶錢”。有評論者指出,“以房養老”折射出的是中低收入群體深深的無奈,養兒就是防老,我認為主要是社會的大環境的重壓,每個人可能都不能應付這個社會,但是我們的專家學者總是讓新一代適應社會,沒有辦法。……[詳細] |
|
“以房養老”金融産品推出的最大阻力來自於金融機構,其中擔心房價下行是主要原因。一位保險從業者説,這項工作的“難度在於,對國內房地産市場價格中長期走勢、人均預期壽命等關鍵因素的難以預測。對銀行、保險公司等機構來説,倒按揭與正按揭恰恰相反,時間越長風險越大。 |
|
老人不願意離開自己的房子到養老機構,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養老機構不夠完善。好點的養老院收費太高,還要找關係;差的服務又不到位。……[詳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