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炫居 - 新華好聲音 - 新華有約 - 熱點專題 - 道聽圖説 - 獨家報道 - 曝光& - 滾動新聞 - 房産首頁

8月11日業內人士稱昆明限購已獲正式松綁

即日起,居民購買商品住房(含二手房)的,在辦理簽約、網簽以及房屋權屬登記時,不再要求提供居民家庭住房情況查詢證明。同時,按照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關於“優先解決好進城時間長、就業能力強,可以適應城鎮産業轉型升級和市場競爭環境的人,使他們及其家庭在城鎮扎根落戶”等要求,鼓勵長期到昆明務工的外來人員購買商品住房(含二手房),在辦理簽約、網簽以及房屋權屬登記時,不要求提供一定年限的納稅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

官方尚無回應 業界稱“昆明取消限購”或只是時間問題

新華房産7月29日昆明訊(記者 劉歡)當別的城市高調取消限購的時候,昆明樓市限購政策的行與止,依舊停留在“系統升級”的階段。不管外界如何揣測,面對比如“限購實際已經取消”等大膽猜測,昆明官方至今沒有任何回應。與濟南、西安等城市的直白相比,昆明樓市的限購令可以説是欲説還休。

即使今年限購解除,對市場的影響也不會太大,頂多影響到客戶可以購買到的房型和産品結構會有所調整,而對整個成交量和成交價格並不會有本質上的影響。現在市場的情況不是購房者有錢不買房,而是購房者資金比較緊張。如果沒有解決這一根本問題,對整個市場的促進力度還是有限的。【詳細】

 

不管是限購還是限貸,都是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説,取消限購對樓市環境的改善會比較明顯,希望這方面的信息能夠早一點釋放。 下半年樓市環境會有一定的轉暖,但能轉暖到何種程度不好説。嚴峻的市場環境下,每個房企雖然都有自己的難處,但還是應該理性的看待市場,堅持理性的銷售策略。【詳細】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之下,我覺得目前最重要的是三個方面,化危為機、危中尋機、趁危奪機。任何時候,出現危機的情況下都會伴隨着機會,關鍵在於如何去抓住它。反過來説,今年對購房者來説也是個不錯的時機,關鍵也在於購房者如何去把握。【詳細】

昆明限購3年庫存激增 僅獲預售許可存量夠消化19月

昆版限購令執行了3年有餘。 庫存仍在層層累加。至祥置業昆明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5月底,今年昆明市場形成預售許可庫存面積1797萬平方米,過規庫存建築面積約8493萬平方米,土地成交建面庫存面積約5079萬平方米。以獲得預售許可的市場存量按照2014年前5月月均去化96.4萬平方米的均值,已經夠市場消化19個月,而過規項目將形成的建築面積和土地成交可能形成的建築面積分別足夠昆明消化9-13年左右的時間,即便考慮到中間摻雜的公共設施、配套等非商品房建築面積,仍舊會保持一個非常高的數值,市場壓力可見一斑。

以簽承諾書替代查檔表 昆明部分樓盤變相規避限購

在一些城市相繼傳出取消限購的消息後,那麼,目前昆明的限購政策執行情況如何?記者日前走訪了昆明主城四區、呈貢新區的多個在售樓盤了解到,購房時不再需要查檔表,只要簽訂一份承諾書就可不受限購的影響,且如果無貸款記錄還能享受首套房的首付政策。 雲南財經大學房地産與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張洪分析認為,從昆明的情況看,整體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因為房價的大幅下跌無論是開發商、銀行、政府、購房者都是難以接受的,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需要保證房地産穩定健康的發展。結合實際來看,房價的確不排除有的片區、地段,有的開發項目存在價格調整的可能。

昆明官方否認取消限購 稱只是系統升級

就在瀋陽、杭州等全國多地取消限購傳聞四起之時,據新華網記者從相關部門最新獲悉,昆明沒有取消限購,目前只是進行系統升級,房産查檔方式由開發商代查。 昆明市住建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買房登記備案還是在産權處,沒有任何變化,限購沒有松動。” 西山區房地産管理局工作人員解釋稱:“現在是系統在升級,還是要查限購,還在以前的限購窗口(寶善街二樓昆明市房屋産權交易中心的限購窗口)辦,只是現在形式變了,交件單變成了紙條,上面有我們的信息,要用掃碼箱掃。今天早上開會才跟我們説,上面是一個紙條,不是原來的收件單。但今天還沒收到。我們也不知道長什麼樣子。”

房地産市場低迷
    一些城市頻頻嘗試突破限購的限制,最直接的原因是時下房地産市場,在限購政策、信貸縮緊等因素影響下,陷入了庫存高企、銷量下滑、價格下跌的轉折點。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典型的54個城市合計住宅簽約套數為113.9萬套,同比下滑23.7%。全國範圍的去庫存壓力,尤其令樓市庫存較高的城市"不安"。【詳細】
相關閱讀:
各地欲解除限購助樓市回暖
中國樓市低迷引多個城市松綁限購政策
地方政府放鬆意願強烈
   目前一些資源型省份,以及人口吸附能力不強的區域,供應過剩是樓市通病,部分三四線城市如鄂爾多斯、神木和榆林,樓市已經崩盤。此外,因供應過剩,如溫州、杭州和無錫等長三角城市,房地産購買力減弱,樓市也陷入深度調整期。"這些城市都有強烈的放鬆限購的衝動,但還是會看中央部委的意見。"【詳細】
政策措施市場化的要求
   限購行政色彩過濃,扭曲了市場信號。市場化之前中國之所以用貨幣加票據的方式統治市場,是因為商品極其短缺,想買也買不到,不得不用戶籍、行政級別等方式,限制國民的消費量。這種計劃經濟思路的結果已經明確,不僅不能消除短缺,還讓短缺經濟進一步加劇。【詳細】

Copyright 2000 - 2013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房産昆明站 版權所有:新華網

記者: 劉歡 | 設計和製作:游娟

01003009155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