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威海1月28日電(記者 高方圓)“小妹,來點海蠣子吧,咱乳山本地的大蠣子,保你鮮甜爽口,來幾斤?”1月27日,大年除夕前一天,記者來到山東省乳山市貿易城批發市場,一股股混雜的魚腥味兒在空氣中瀰漫,前來挑選購買海鮮年貨的人們駐足觀望,叫賣聲四起,年味十足。
市場外面的沿街商鋪前,各種冷凍的、鮮活的海鮮琳瑯滿目,幾乎每家攤位都擺放着海蠣子,有的渾身裹着泥巴,有的被清洗得乾乾淨淨,有的被撬開展示出肥碩的肉肉,有的被套上乳山生蠔的標籤……
海蠣子,又名牡蠣、生蠔,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海産品。近年來,乳山市抓住“向海洋要生産力”的重要發展機遇,大力推動牡蠣産業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憑藉着良好的品質、優良的品種,在全國打響了乳山生蠔的品牌,2023年乳山牡蠣品牌價值193.85億元排名國家地理標誌牡蠣品牌價值排行榜第一位,2024年乳山牡蠣被納入第三批農耕農品記憶索引名錄,成為國字號海産品。
乳山市牡蠣協會秘書長劉衛國向記者介紹,乳山牡蠣養殖區主要分佈在東至浪暖口、西至乳山口的開闊海域內,屬於黃海北部冷溫水域,潮流通暢,水交換條件良好,水質潔凈,海水溫度適中,境內的兩大入海河流——乳山河和黃壘河為海區提供了豐富的營養鹽,有利於基礎餌料生物的繁殖和生長。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乳山牡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鋅、鐵、錳、硒等元素,造就乳山牡蠣特有的鮮甜口感和營養價值。
山東省貝類産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王曉通&&,乳山牡蠣的高品質得益於“住得好,吃得好,品種好”。首先,養殖環境好,乳山地處北緯37度黃金水域,溫度合適,並且海水常年處於國家一類養殖水質;而且養殖模式好,離岸浮筏養殖、海區輪養的養殖模式保證了牡蠣遠離污染,餌料充足。再者,乳山生蠔的養殖品種好,先後引進推廣了“海大1號”“海大2號”“海大3號”“海蠣1號”等長牡蠣新品種,以及三倍體長牡蠣前沿1號,牡蠣良種覆蓋率達90%以上,提高了乳山牡蠣的品質。
當前,乳山牡蠣産業已初步形成育苗育種、養殖、加工、銷售、廢棄物利用、包裝輔料加工、文化旅游七大關鍵環節産業鏈,全産業鏈産值過百億元,是乳山市海洋經濟的支柱産業和富民産業,産業上下游有效帶動2萬從業者年均增收近12億元。
乳山市牡蠣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乳山牡蠣養殖海域面積60萬畝,養殖産量超過50萬噸,養殖産值50億元,養殖面積、産量和産值均居全國縣級單位首位,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牡蠣之鄉”。
得益於良好的品質和品牌效應,燈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威海乳蠔漁業有限公司等牡蠣相關加工企業生産的單凍牡蠣肉、半殼牡蠣、牡蠣肽等産品還走出國門,暢銷迪拜、日本、韓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隨着乳山生蠔品牌享譽國內外,大量的外地牡蠣冒充乳山牡蠣流入市場,與乳山牡蠣爭搶市場份額,擾亂市場秩序。劉衛國向記者介紹,針對這一問題,乳山市牡蠣協會積極發揮行業管理職能,&&專項品牌保護方案,規範“乳山牡蠣”商標的授權和使用,乳山市市場監管局制定了《乳山市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及專用標誌管理辦法》,引進國際首創的基於“三方同權”下的三維空間信息合成、液體可變色防偽標識、區塊鏈證據存儲於一體的防偽技術,建設了全國首個牡蠣防偽溯源體系,系統通過匯集養殖海域、時間、環境、加工、流通、銷售等多個環節數據信息,讓每一件牡蠣産品帶上可溯源查詢的唯一身份標籤,實現來源可查詢,去向可跟蹤,真假可辨識,責任可認定。乳山市牡蠣協會構建全國首個“防偽追溯+金融賦能+智慧監管”創新發展保護格局,入選國家知識産權局商標品牌建設優秀案例。
共迎2025蛇年零點的鐘聲就要敲響,家家戶戶都在準備豐盛的年夜飯,在乳山本地,那可一定少不了鮮甜爽口的大海蠣子呀,你家的餐桌擺上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