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金融中心位於“金融街南拓片區”核心,項目北接長安街,宣武門外大街、廣安門內大街等城市主幹道,承接金融街外溢企業的剛性需求,打造升級版的中國科技發展期的“科技金融街”辦公高水平新配套。
中海金融中心
中海金融中心項目,結合“零碳建築”技術發展趨勢,聚焦“被動房技術”降需求、主動技術提能效、能源轉型降排放、低碳建造降隱含碳等4大類18項技術措施,致力於打造北京首個商業辦公零碳建築和“光儲直柔”技術集成示範,推動零碳技術産業化應用。
更加開放的空間,帶來更加舒適、人性化的體驗,將是更多頭部企業的需求。中海金融中心以更為開放的思潮打造未來級辦公空間。在空間設計方面,270°環幕採光、雙層挑高大堂將戶外綠意引入室內、無柱奢闊辦公空間等。
與以往的高端商辦物業地標不同,中海金融中心將辦公視為商務的一個部分,而將宴請、活動、年會、發布、品牌形象、論壇、購物、休閒、松弛感作為辦公的衍生環境。
以獨特的商業配套吸引更多中國總部企業的到來。在商業形態上,中海商管通過對既有産品線“環宇薈”的再度升級創新,除了擁有特色的綠色花園生態化高水平總部辦公寫字樓,這裡未來還規劃配備了下沉式廣場、樓頂花園、藝術展覽館、高奢品牌旗艦店、米其林餐廳、特色四合院中國餐飲、綠地生態景觀公園、大師工作室等多元的沉浸式消費場景。
結合高科技企業等辦公需求,中海金融中心十分重視員工辦公體驗。除了便利交通、商業配套,項目還配置二環內極度稀缺的綠地景觀,面積達1萬平方米。景觀融合“低碳花園彈性劇場、森林露&、大吉之門、能量體驗館"五大園林,為企業提供生活休憩社交的慢公園場所。
“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的關係,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指引。中海金融中心的建設過程,將傳統與現代融合,築就蘊涵古今的地標綜合體。中海金融中心在修繕文物建築、編號入冊的同時,在文物保護區與寫字樓中間,規劃設置了約5萬餘平米的“中式合院”活化商業場域,融合古今,傳承中軸線上會館文脈的獨特氣場與魅力,形成穿越古今的時空對話感。
時下,新質生産力無疑正成為經濟風向標,指引着各行各業向前發展。有調研報告顯示,未來三年,科技互聯網、製造業、生命科學所代表的新質生産力將引領辦公樓需求擴張。
栽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中海金融中心相關負責人&&,項目希望吸引注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價值創造的企業入駐,形成産業集聚效應,促進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激發創新活力。
中海地産相關負責人&&,目前的房地産市場正處於結構性調整升級中。中海地産作為央企,切實履行好央企的責任與擔當,密切關注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和商辦市場的動態,根據市場需求和趨勢,優化提升産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