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腳步臨近,豬年的鐘聲即將響起,“回家過年”是華夏兒女最質樸的情結。
但總有一群人,因為工作和理想不得不放棄與家人的新春團聚,堅守崗位,奮鬥在一線。就像《如果在火星過年》中的主人公,既是春節“未歸人”,也是為愛出發的前行者。
北京時間2月1日,這部由碧桂園推出的“家圓團圓”主題90秒“戳淚”短片亮相京滬繁華商業街戶外大屏,用溫柔獨特的藝術語言向世界講述中國的“家國”故事。
“家圓團圓”主題短片亮相北京站戶外屏幕
“家圓團圓”主題短片亮相上海陸家嘴金融信息屏
短片通過講述獨自在火星過年的探測機器人收到來自地球科研室“母親”送出的新年祝福的故事,傳遞了新春團圓時刻,萬裏“未歸人”的心聲——世界再大,也大不過家,走得再遠,也離不了家人的愛。
短片一開始,是在距離地球數億公裏的火星上,一個探測機器人獨自遊走在凹凸不平的地表,那裏環境惡劣,空曠廣袤,沒有生命跡象,一片死寂荒涼。探測機器人擁有一身金屬構造的堅硬軀殼和一雙酷似望眼鏡的大眼,不由地讓人聯想起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中的瓦力。
同樣面對艱難的環境,探測機器人與瓦力不同,他從未被遺棄,而是帶著地球科研室家人的愛出發。在低頭的瞬間,探測機器人喃喃道“我家有爸爸媽媽”,隨後,他看到了地球科研室家人及“媽媽”燦爛的笑容,收到了“媽媽”發來的祝福——“孩子,新年快樂”。
在普天同慶萬家團圓之際,遠離家人的探測機器人也想家了。他默默地在凹凸不平的火星地表“畫”出一個糖葫蘆形狀,將幸福和團圓連成串,傳回地球。短片結尾,探測機器人帶著“媽媽”係的中國結和祝福,繼續前行,探索未知。
什麼是家?這就是家,它是出發的意義,遠行的牽挂,是漂泊中的堅強,是前行時的無限動力。
“探索得再遠,家始終心係著你!”
這,正是碧桂園“家園團圓”主題短片所要傳遞的情懷,是碧桂園不遺余力倡導的傳統“家文化”,是碧桂園築好房子外始終堅守的“家精神”。
致敬,依然堅守崗位的你!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