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在溫州瑞安的夏日蟬鳴中,一場特殊的簽約儀式在瑞安開元名都大酒店舉行。培安美(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飛雲醫療大模型及腦機接口”項目啟動儀式在此舉行。
自即日起,培安美將與瑞安市人民政府共同啟動培安美全球研發生産運營總部基地建設,未來雙方將圍繞醫療大模型、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開展深度合作,以科技創新重塑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為長三角打造生命健康創新高地注入核心動能。
此舉不僅是一家科技型企業與地方政府的雙向奔赴,更標誌着“培安美”這家成立僅9個月的科技企業,正以“科技反哺地方”的姿態,將“健康中國”的宏大敘事,寫進浙南大地的煙火人間。
從“投資人”到“健康築夢人”
“培安美”與瑞安緣份始於2023年。時年,回到家鄉的涂飛雲站在瑞安城區的街頭,望著忙碌奔波的人群,想起自己在全國投資調研時見過的場景:外賣軟體裏的“科技與狠活”、醫院裏因飲食失當引發的慢性病激增、新疆和田荒漠裏滯銷的肉蓯蓉......這位自2005年起便曾寫過《中國醫療改革之我見》,亦曾執掌百億基金的“資本老手”,突然便讀懂了“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這句話的深意。
2024年9月3日,涂飛雲帶着“把健康管理深入到灶&前”的樸素願景,聯合浙江東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113)、新疆銀通生命科學股份有限公司、匯源藍天醫療系統有限公司、溫州醫科大學資産經營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同成立了培安美(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不做賺快錢的生意。”涂飛雲在成立大會上坦言,“溫州人歷來敢為天下先,這次我們要當‘醫療人工智能賽道的先遣隊’。”
而這份看似平平無奇的股東名單,同樣隱藏着深情的注腳:40%國資背景(全國勞模滕增壽創辦企業)、5%溫州醫科大學資産(醫療科研沃土)、30%新疆銀通(連接“一帶一路”藥食資源)、25%匯源藍天醫療系統(精尖端醫療系統)。很顯然,這不是簡單的資本拼盤,而是一群溫州鄉賢用資源、情懷與專業,為家鄉搭建的“健康生態鏈”。
從“單點突破”到“系統作戰”
2024年9月7日,溫州國際會議中心,“2024年個體化體檢科技創新論壇”正在舉行。
剛剛成立的培安美應邀參加,並與國內頂尖專家探討並與眾多業內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個體化健康管理科技創新的未來發展方向。而這場論壇會也成為了企業戰略的“分水嶺”,明確了“用科技打通從田間到病床的健康鏈路”這一發展目標。
接下來的9個月,培安美像一台精密運轉的“健康科技發動機”,開上了企業發展的高速路:2025年1月,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完成校企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共同成立“培安美醫學營養食品研發聯合實驗室”,以此為基礎,在醫學營養食品及相關領域進行深度研發,推動相關産品創新及技術標準制定;
2025年3月,走進雲南中醫藥大學,站在民族醫藥博物館裏諸多千年藥材標本面前,確認了未來雙方將圍繞藥食同源中藥材全産業鏈開發、醫療信息化、中醫辨證論治AI大模型及中醫診療機器人研發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構建“科技+中醫藥”的創新生態;
2025年6月9日,在北京京濱飯店舉辦“智能醫療科技前沿發展研討會”,並正式宣布將依託國內頂尖的科學家團隊資源,以集成型企業模式全面進軍康復機器人和腦機接口領域。此次戰略轉型,也標誌着培安美正式向智慧醫療科技集成方向進軍,並憑藉強大的科學家團隊支持和採用的集成創新模式,在機器人以及腦機行業快速增長的市場中發力,形成“地-校-院-企”的發展新模式,産業化落地溫州;
2025年6月10日,培安美董事長李笛鳴、總裁涂飛雲、首席戰略科學家郭佑民教授一行,便與深圳銀通健康産業有限公司總裁段學東一起,共同現身首都醫科大學,拜訪了該校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吉訓明教授。此次拜訪,雙方迅速就腦機接口技術的創新研發與臨床應用達成戰略合作意向,計劃通過醫工結合共同推進“血管內腦機接口”、“膠囊腦機”、“靜脈內腦機接口”以及“缺血缺氧應急管理系統”等前沿技術的科研攻關與産業化落地。該校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吉訓明教授特別指出:“靜脈內腦機接口技術將開創微創腦機交互新時代,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和社會意義。”
6月18日,培安美、瑞安市第二人民醫院、溫州肯恩大學達成共識,三方整合各自的優勢資源,針對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研發、智慧醫療場景應用及人才培養進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具有示範性的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將專注於智能診斷、醫療大數據分析、健康大數據管理、醫療機器人等前沿領域,以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
6月24日,當培安美首席戰略科學家、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郭佑民接過瑞安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首席醫學專家”聘書時,現場掌聲雷動,在隨後兩家單位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醫院黨總支書記兼院長涂良水一語道出此次合作的重要意義:“此次攜手培安美,是醫院擁抱科技創新、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步。特別是在康復醫學專科建設、智慧醫院管理及腦機接口、醫療芯片、醫療操作系統、醫療機器人等前沿醫療技術應用方面,將為我們注入強大動力。”
6月28日,培安美“飛雲醫療大模型及腦機接口”項目啟動會在瑞安召開,瑞安市委書記李堅、市政府副市長王淵等政府領導出席啟動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教授,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副院長陳茂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腦中心主任張慶華教授等專家領導在啟動會上致辭。這也意味着培安美將通過科技賦能突破醫療科技的環節,並面向世界打造全民健康的“瑞安樣板”,通過共建 “長三角人工智能醫療科技産業聯盟”,構建起千億級産業生態圈。
短短數月時間,培安美以“深圳速度+溫州韌性”的打法,讓其迅速在智慧醫療領域站穩腳跟。更令人驚嘆的是,他們沒有止步於技術突破——從“健康一卡通”&&(記錄每個人從飲食到用藥的全維度數據)到“瑞安國際康復醫院”籌建,從“菜籃子溯源系統”(讓每顆白菜的生長過程可查)到“特醫食品研發實驗室”(讓糖尿病患者的餐食變成“治療處方”),培安美正在構建一個覆蓋“預防-診療-康復-保健”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生態系統。
從“引進來”到“沉下去”
在培安美的辦公室墻上,挂着一張特殊的“人才地圖”:郭佑民教授(醫學人工智能專家,培安美首席戰略科學家)、馬雅莎高級工程師(國防信息安全專家,培安美首席數據安全專家)、陳茂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培安美首席臨床醫學專家)、廖貅武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培安美首席數據分析專家).....20余位跨學科頂級專家的名字,像星星般綴滿版圖。
在培安美的規劃當中,這張“人才地圖”未來還會繼續擴張。最近,他們正在接觸的人才是溫州市唯一的一名中國工程院院士、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目前李校堃團隊歷時15年之久完成的“生長因子FGFs調控糖脂代謝新功能與新機制”已經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這一技術一旦被應用於實踐當中,將不僅有效緩解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高發病症為群眾帶來的困擾,還能快速修復受損的皮膚,具有巨大的醫學美容和軍用價值。
“我們不是挖人,是聘請‘醫療健康産業合夥人’。”涂飛雲解釋稱,“這些專家的年齡都在50歲以上,在本可以享受退休生活的年紀,卻自願帶領團隊來溫州與我們共同創業,只因為我們承諾要將實驗室搬到家鄉,將成果轉化留在本土,讓他們終其一生研究出來的國際領先技術真正服務於民。”
這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模式,也正在打破傳統校、企、院合作的壁壘。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共建的實驗室裏,新疆和田的肉蓯蓉正通過超臨界萃取技術變成營養膠囊;雲南中醫藥大學的實驗室中,彝族醫藥的"火草"被提取有效成分,用於開發新型外用貼劑;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病房裏,"飛雲醫療大模型"正在學習分析10萬份糖尿病病歷.....
從“企業責任”到“國家戰略”
“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讓‘健康中國’從口號變成每個人的日常。”涂飛雲説。在他看來,培安美的價值不僅在於技術突破,更在於用科技重構健康管理的底層邏輯:“病從口入”的科技防線:通過特醫食品和藥食同源産品,讓“吃對”成為疾病預防的第一關;“健康數據”的民生基建:飛雲醫療大模型打通醫院、社區、家庭的數據壁壘,讓“治未病”有了精準抓手;“醫工結合”的創新範式:腦機接口、康復機器人等硬核科技,讓“科技賦能健康”從概念走向現實。
從投資家到健康築夢人,從實驗室到病房,從溫州到全國,培安美的故事,是一群溫州鄉賢用資本、智慧與情懷書寫的“健康答卷”。正如涂飛雲的成立培安美的初衷:我們的使命,就是讓更多人活得更久、更健康、更有尊嚴。這也是“培安美”名字的深意:培育健康,安全飲食,守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