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養老服務業博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本屆博覽會由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以下簡稱“中福協”)主辦,國際老齡聯合會(IFA)、加拿大駐華大使館、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俄羅斯老年醫學臨床和研究中心、北京市民政局、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特別支持,北京中福長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本屆博覽會聚焦新時代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設立10大展區,共計220多家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品牌機構參展參會,同期舉辦了10多場交流分享會和相關活動,共同探索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為推動我國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同時,重磅推出的“中福匯養銀發産業&&”也在博覽會上正式上線,助力銀發産業生態升級。
開幕式上,中福協執行會長徐建中在致辭中指出,我國老年群體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日益增長,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這一背景下,本屆博覽會以“攜手共促新質生産力,探索銀發經濟新未來”為主題,匯聚國內外優質資源和養老服務力量,搭建起高層次的國際交流合作橋梁,助力中國養老服務業加速與國際前沿理念、技術和模式接軌,為破解行業發展瓶頸、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做出積極貢獻。
國際老齡聯合會秘書長格雷戈爾・斯內登在致辭中&&,人口老齡化需要全球智慧與共同承諾,中國“醫養結合”模式、智慧養老技術投資及社區照護體系均為創新實踐,值得讚揚且堪稱全球典範。國際老齡化聯合會珍視與中國及中福協的長期友誼與合作,呼籲攜手促進全球老年人的尊重、尊嚴與福祉。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趙學剛在致辭中&&,博覽會已然成為全球養老領域極具影響力的標杆性&&,為銀發經濟和養老行業發展注入動力。北京市在探索以社會化、市場化方式從根本上系統破解超大城市養老難題給出了“北京方案”,為助力首都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做好積極貢獻。
本屆博覽會同期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養老服務業發展論壇聚焦國際、國內養老服務創新成果及國家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發展銀發經濟的新課題,來自國內外的政府部門、行業管理部門負責人積極建言獻策,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貢獻智慧。
主論壇上,中福協會長、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吳玉韶以“擴大老年社會參與積極貢獻‘銀發力量’”為題,結合政策與老齡化需求,從積極老齡觀核心內涵、健康老齡化有力支撐、養老服務力量重要補充三個維度,深刻闡述老年社會參與的重要意義與價值內涵及相關對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司原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郝福慶以“銀發經濟,金色未來——解碼老齡化社會的新經濟增長極”為題,從“五大趨勢”剖析銀發經濟發展邏輯,揭示經濟潛力與多維應對路徑;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亢學棟以“大美內蒙古 頤養來北疆”為題,介紹了自治區在養老服務領域的積極探索實踐成果與旅居養老的潛力;日本國駐華大使館經濟部一等書記官福田夏樹以“日本應對老齡化策略”為題,介紹了日本在護理保險制度、服務選擇權等方面的養老實踐經驗和創新思路;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蔣海東以“發揮廣西長壽資源優勢 打造全國旅居養老目的地”為題,介紹了自治區旅居養老獨特優勢與發展潛力,以及政策支持、産業規劃等創新舉措;陜西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馮朝勇以“創新驅動 協同融合——推動陜西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與探索”為題,分享了陜西省科技、文旅、醫療等企業與銀發産業深度融合的經驗成果;俄羅斯老年醫學臨床和研究中心公共事務部部長瓦迪姆·薩莫羅多夫介紹了俄羅斯通過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完善醫療保險制度以及健全長期照護體系等手段構建老年友好型醫療保健體系的經驗和成果。
博覽會同期聚焦老年群體日益多樣化、差異化和個性化的服務需求,舉辦的養老評估、科技養老、安全養老、旅居養老、標準化建設、陪診服務6個交流分享會,以及“養老 + AI:智慧康養新未來”主題會議、養老産業生意經・大家談、首屆康養本科專業發展共同體學術會議、中福匯養銀發産業&&上線啟動會、潮白河銀發經濟合作論壇暨三河市康養産業創新發布會等系列活動,國內外專家學者、品牌機構負責人、職業院校代表等圍繞智慧養老技術應用、産業模式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區域協同發展等展開深入探討,為養老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支撐與實踐路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