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生物醫藥發展“加速度” 上海醫藥2024年中報業績超預期增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28 11:14:35
來源:新華網

跑出生物醫藥發展“加速度” 上海醫藥2024年中報業績超預期增長

字體:

8月26日,上海醫藥發布2024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94.13億元,同比增長5.14%,其中醫藥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27.34億元;醫藥商業實現銷售收入1266.79億元,同比增長7.45%。在行業深度調整的大環境下,上海醫藥迎難而進、穩紮穩打,找到了自己發展的節奏。

利潤方面,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9.42億元,同比增長12.72%,其中:工業業務貢獻利潤13.12 億元,商業業務貢獻利潤17.93 億元,主要參股企業貢獻利潤3.41 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27.05億元,同比增長23.00%,已完全擺脫此前一次性損益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期內上海醫藥新增中期現金分紅,佔2024年半年度歸母凈利潤的10.07%,公告稱預計將派發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中期股息每10股人民幣0.8元。此前在今年6月上海醫藥公告稱,公司擬在2024年實施中期現金分紅,派發現金紅利總金額不低於相應期間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10%,引起資本市場廣泛關注。

報告期內,上海醫藥得益於加快組織內部革新,公司主營業務創新突破,全産業鏈新質生産力動力澎湃,實現高質量發展。其中,中藥板塊穩健增長,二次開發成果斐然,大品種戰略成效顯著。值得一提的是,商業板塊通過經營模式持續改革,同期利潤創近年新高,創新業務收穫豐盈。同時,上海醫藥在數智化轉型上取得重要成果,大健康板塊業務同比增幅高達331%,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和發展活力。

加速生物醫藥創新,構建開源創新生態

生物醫藥是上海重點發展的三大先導産業之一,目標是打造新時代全球生物醫藥重大戰略産業高地。上個月,上海市政府&&了《關於支持生物醫藥産業全鏈條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圍繞大力提升創新策源能力、推動臨床資源更好賦能産業發展、推動産業國際化發展等,推出8個方面37項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生物醫藥産業全鏈條創新發展。上海醫藥作為國有醫藥龍頭企業,主動融入全市發展大局,在上實集團等各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推動下,深度融合“産學研醫資”資源,加快構建開源創新生態圈。報告期內上海醫藥積極推進細胞治療産業化布局,與兒童醫學中心、瑞金醫院、中國幹細胞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首個CAR-T産品B019已正式啟動臨床。同時,上藥生物醫藥産業基地(上海張江路88號園區)即將於9月正式開業運營,截至當前,已吸引了國家級生命健康研究院、國投産業投資母基金、上海生物醫藥基金等機構,以及德國拜耳、循曜生物等十多家創新企業入駐。

堅定加碼研發投入,優化創新藥管線布局

上海醫藥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度重視創新藥發展,研發投入持續加碼。報告期內顯示,公司研發投入14.04億元,同比增長15.26%,佔工業銷售的11.03%,其中,研發費用11.05億元,同比增長7.67%,排在國內醫藥企業前列,是當前創新藥板塊面臨嚴峻挑戰的大環境下的一抹亮色。

截至報告期末,上海醫藥臨床申請獲得受理及進入後續臨床研究階段的新藥管線已有64項,其中創新藥50項(含美國臨床II期3項)。在創新藥管線中,已有多項提交pre-NDA、上市申請或處於關鍵性研究或臨床III期階段,即將進入收穫期,這充分展示了上海醫藥在加碼研發投入、推進新藥管線方面的決心和成效。其中,其自研的I001片(SPH3127)針對高血壓適應症的NDA上市已重新提交資料並恢復審評,未來有望為廣大的輕、中度高血壓患者提供更豐富的治療手段。根據IQVIA數據庫顯示,2024年1-6月中國醫院處方降血壓類化學藥物總計銷售金額為135.2億元人民幣,此款新藥的市場空間巨大。

中藥板塊守正創新,二次開發成果斐然

今年6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了《中醫藥標準化行動計劃(2024—2026年)》,計劃提出,到2026年底完成180項中醫藥國內標準和30項中醫藥國際標準制定。這為中醫藥的高質量發展打上了一劑強心針。在此大背景下,上海醫藥緊抓中藥行業發展機遇,憑藉自身優異中藥資源稟賦,持續推進大品種和大品牌戰略,報告期內旗下各中藥企業實現工業收入合計51.92億元。當前上海醫藥擁有8家主要直管中藥企業,9個中藥核心品牌,各品牌與上海醫藥主品牌協同並進。

得益於上海醫藥於報告期內推進中藥六大品種二次開發,養心氏片在心臟康復領域取得突破性循證醫學證據;冠心寧片深化安全抗血栓研究;八寶丹探索肝癌術後復發防治;胃復春在胃癌前病變及胃炎治療方面開展大規模臨床試驗;瘀血痹膠囊納入國家級肌肉骨骼系統慢性疼痛防治計劃;銀杏酮酯則聚焦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由北京天壇醫院牽頭啟動多中心研究項目。中藥品種的二次開發,為提升産品臨床認可度、拓寬適應症範圍奠定了堅實基礎,並為中醫藥標準化提供豐富優質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胡慶余堂藥業的胃復春膠囊和大補陰丸(濃縮丸)及正大青春寶的冠心寧片、參麥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等5款産品成功入選首批“浙産中藥”品牌。而在供應鏈優化層面,上海醫藥於報告期內完成了21場中藥材聯合採購,節約採購成本約980多萬元,顯示了企業在強化精益管理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商業板塊改革成效初顯,創新業務成績亮眼

今年以來,上海醫藥在去年推進醫藥商業南北板塊整合的基礎上,實現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的統一,並深化省級&&建設,構建商業融合發展新格局。同時,報告期內,上海醫藥以“賽諾菲一號工程”為引領,加快推動藥品CSO合約推廣業務發展,實現銷售金額約40億元,同比增幅達172%。CSO業務合作夥伴涵蓋賽諾菲、拜耳等18家藥企,在國內進口創新藥領域繼續保持領先優勢。此外,公司進口及創新藥産業服務能力繼續提升,成功引入進口總代品種8個,並助力用於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新品“樂意保”快速商業化。據公告信息顯示,上海醫藥的非藥業務也實現穩健增長,器械、大健康等實現收入約218億元,同比增長達11.12%,同時新增15個SPD項目,並在陜西、重慶等區域實現“零”的突破,商業服務網絡覆蓋進一步擴大,為我國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數智化轉型引領發展,大健康業務大幅增長

上海醫藥持續推進“數字化上藥”戰略,加快數智賦能發展。旗下的上藥信誼微生態智能工廠依託前沿信息技術構建了符合GMP標準的“智能製造+智能倉儲+智慧能源”綠色工廠體系,榮耀入選了“上海市智能工廠”名單,同時實現了從菌種篩選到製劑製備的全鏈條專業能力。除明星産品國家一類新藥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製劑(培菲康)外,公司基於CMCCP001長雙歧桿菌和CMCCP002植物乳桿菌這兩大明星菌株成功推動10餘款健康産品上市。2024年上半年,上海醫藥大健康産品系列實現銷售收入1.73億元,同比增幅達331%,實現跨越式增長。與此同時,上藥中西外岡基地也踏上了智能化轉型的快車道,M6車間通過集成MES、WMS等先進系統,實現了生産流程的可視化、數字化、精細化、自動化與一體化管理,顯著提升了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

深化改革驅動創新,堅定發展再攀新高

生物醫藥行業發展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企業只有適應發展新態勢、新要求,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才能贏得新未來。今年以來,上海醫藥內部管理也迎來了新變革。一方面,科學委員會管理辦法&&、研發管理中心運作優化,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創新能力,為持續創新注入強勁動能。另一方面,公司加速推進營銷體系整合優化,加快營銷模式轉型升級,夯實核心競爭優勢。上海醫藥在新管理層的帶領下,積極響應國企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完善體制機制”、“創新驅動”等號召,通過深化改革,激發企業活力,提高經營效率,重構創新體系,培育新質産能,持續發揮“工商研投”一體化發展優勢,為股東、員工和社會創造更大價值,實現公司經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作為滬港兩地上市的大型醫藥産業集團,上海醫藥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在醫藥産品和分銷市場方面均居領先地位的醫藥上市公司。截至當前,上海醫藥已連續五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並於今年躍升至第411名,在中國醫藥企業中排名前列。相信在以“持之以恒,致力於提升民眾的健康生活品質”為使命的初心之下,展望未來,上海醫藥將繼續秉承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變革,不斷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向着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中國領先藥企這一目標穩步邁進。

【糾錯】 【責任編輯:王鈺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