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院士:絡病理論傳承創新,總結出“理論為先,循證為王”經驗-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2/26 10:04:34
來源:新華網

張伯禮院士:絡病理論傳承創新,總結出“理論為先,循證為王”經驗

字體:

2月24日,第二十屆國際絡病學大會在石家莊市舉行。劉德培、樊代明、張伯禮、張運、吳以嶺等近20位兩院院士以及來自海內外的眾多專家學者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齊聚大會。

張伯禮院士在大會開幕式上致辭

張伯禮院士在大會致辭時強調:“當前中醫藥發展正處於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只有加強中醫藥學術理論的創新發展,充分激發中醫藥發展的潛力和活力,才能推動中醫藥學屹立於世界科學之林。絡病理論作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的典範,在以吳以嶺院士為代表的國內外專家的共同努力下,經過40年的砥礪創新,在絡病理論傳承創新、提升臨床療效、創新藥物研發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也總結了‘理論為先,循證為王’的成功經驗,有力推動了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和中醫藥事業發展。”

張伯禮介紹,“理論為先”是指絡病理論的傳承和創新,“絡病”是在《黃帝內經》中就有的,後來葉天士提出絡病理論的一些治則、治法。真正把絡病理論貫穿到臨床,系統提出絡病理論的實質、治療機理以及循證證據、藥物研發的是吳以嶺院士,所以説吳以嶺院士做的這些是絡病理論研究的第四個里程碑。

“循證為王”是指,中醫藥有5000年的歷史,中醫藥的療效是肯定的,但需要拿出現代證據,吳以嶺院士團隊借鑒現代醫學科學研究的新方法開展了系列循證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張伯禮院士認為,這些研究推動了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的建設和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絡病學科的分支——脈絡學説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獲得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入選了中華中醫藥學會新時代中醫藥標誌性科技成果(2012-2022)。通絡藥物干預心血管事件鏈取得突出成效,特別是在標準化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通心絡治療急性心梗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相關成果在世界頂級醫學期刊《JAMA》刊出,充分展現了絡病理論在心腦血管疾病治療方面的確切療效,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同時,絡病理論又有了新的分支——氣絡學説,形成了指導神經、內分泌、免疫等系統疾病的防治學説。圍繞抗衰老的研究,應用氣絡學説精氣神理論指導抗衰老研究,研製了八子補腎膠囊,取得了明確的抗衰老作用。“我們已經看到了中醫藥在抗衰老應對老齡化挑戰中的作用和優勢,相信圍繞氣絡學説精氣神理論指導抗衰老研究在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基礎上也將會取得突出的成績。”他説。

張伯禮院士希望,在20屆國際絡病學大會的基礎上,繼續堅持“傳承、開放、創新、融合”的宗旨,積極推進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為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和走向國際作出貢獻,同時為中醫藥維護中國人民的健康乃至世界人民健康貢獻中國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王坤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