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圍繞“從心出發·數智中醫·連通世界”這一主題,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臨床研究分會第6-8屆學術年會在深圳拉開序幕。
隨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發展,數智中醫藥應運而生。會議通過梳理數智中醫藥研究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與工程技術難題,展示最新成果,促進中醫藥研究發展變革。
主會場
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會長吳剛,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長馬忠明,原副司長周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創新驅動發展中心林良均、鄭筱楠,上海交通大學長江學者劉成良,深圳市衞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副會長、秘書長朱佳卿,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研究所書記王燕平,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所長張華敏,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亢澤峰,深圳市寶安區衞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幸思忠,深圳市中醫藥學會會長李順民,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張洪來,深圳大學總醫院執行院長鞏鵬,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院長韓振蘊,深圳市寶安區中醫院院長周鵬,山東扁鵲集團董事長范吉平,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常務副院長商洪才等領導及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大會開幕式由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副主任靳英輝主持。
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設立院士講壇及數智與臨床表型、數智與藥物研發、臨床研究與評價、指南實施方法學四個分論壇,匯聚了國內外中醫藥循證研究與數智中醫藥研究領域的著名專家。
會上,朱佳卿宣讀了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臨床研究分會換屆文件及換屆選舉結果。新任會長商洪才研究員對過去3年臨床研究分會的工作進行了匯報。2021年到2023年,從提出中醫藥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中醫臨床個體化療效如何實現智能精確評價”,再到首次提出“數據築基,智慧引航”數智中醫理念以及“中醫藥信息學(數智中醫)”入選高水平中醫藥重點學科,更加明確了中醫藥現代化發展路徑,推動中醫藥高質量傳承創新發展。
同時,大會舉行了《王永炎中醫藥學科論》新書發布儀式,希望借此書傳承醫學大家對中醫藥學科發展的系統詮釋。發布了“中西醫融合臨床實踐指南制定規範”,由中國標準化協會代表史楠楠宣讀標準發布文件。此外,數智中醫基層診療建設與服務標準立項啟動,以期提供廣覆蓋的中醫診療服務。啟動深圳寶安國際循證中醫藥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幸思忠發表了致辭,提出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研究&&的目標。
成果發布
會上,仝小林院士、譚蔚泓院士、鄭海榮院士、劉成良教授分別圍繞不同主題進行了學術報告。
本次會議由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臨床研究分會主辦,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深圳市寶安區中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武漢大學循證與轉化醫學中心、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