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故事丨GSK齊欣:共享發展機遇,共築“健康中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08 18:08:26
來源:新華網

進博故事丨GSK齊欣:共享發展機遇,共築“健康中國”

字體:

  

  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葛蘭素史克(GSK)攜多款産品亮相,全方位展示其在感染性疾病、免疫/呼吸系統疾病、腫瘤和HIV四大核心治療領域的重要進展和創新研發實力。GSK副總裁、中國總經理齊欣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GSK希望搭載進博“快車”,以更快的速度推動全球領先的創新産品“跑步進入”中國,為中國患者和大眾帶來更大的、更具變革性的健康影響力。

GSK副總裁、中國總經理齊欣

  新華網:作為進博會的“老朋友”,在過往的展會中,GSK有哪些收穫?

  齊欣:進博會已經舉辦了六屆。作為進博會的“老朋友”,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持續釋放,不僅為全球企業打開了“機遇之門”,也為我們深耕中國市場注入了信心。

  進博會是推動創新落地的“加速器”。GSK多款新産品及新適應症在進博會上展出後都獲得了創新可及“加速度”:新可來自2022年參展進博會後2個月便被納入醫保目錄;包括多偉托、倍力騰、全再樂在內的GSK“進博寶寶”們在參展進博會後,均被快速納入當年醫保目錄;欣安立適目前已經在中國314個城市實現了快速落地,覆蓋超過9500個疫苗接種點。

  進博會是加強産業合作的“引力場”。借助進博&&,GSK不斷攜手夥伴“合力超越”,加固“醫防一體”生態圈:2022年進博會上,GSK“全新呼吸”項目亮相,為哮喘患者全程管理提供標準化的系統工具和證據支持;2021年進博會上,GSK與中國健促會續約“幸福呼吸”項目。目前,項目已圓滿收官四期,促進了慢阻肺分級診療在全國落地;本屆進博會上,我們也將與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旨在共同提升廣大女性對於宮頸癌的防控認知,探索城市社區的宮頸癌一二級預防聯動合作模式,打造“醫防融合”創新合作樣板和示範。

  新華網:GSK在本屆進博會上有哪些新産品和解決方案進行展示?

  齊欣:今年,GSK在HIV領域有2款“首秀”産品。剛剛在中國獲批的首個完整的HIV長效注射治療方案——卡替拉韋注射液萬凱銳與利匹韋林注射液瑞卡必聯合療法。這款産品是首個HIV長效注射治療方案,可代替每日口服藥物,實現每月或每兩月給藥一次。此次亮相進博會也是這款産品的“中國首秀”。此外,另一款未來有望獲批的中國長效HIV暴露前預防藥物也迎來它的“進博首秀”。

  GSK幾款進博常駐“明星”今年也悉數亮相。

  在疫苗領域,有三度榮獲“蓋倫獎”的全球首個重組帶狀皰疹疫苗欣安立適,和國內首個獲批兩劑次接種程序的進口HPV疫苗希瑞適,其適用於9-14歲女孩的兩劑次接種程序目前已在中國落地。

  在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領域,有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靶向人抗白介素-5(IL-5)單克隆抗體新可來,全球首款覆蓋成人及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和成人狼瘡腎炎適應症的生物製劑倍力騰,全球首個一天一次用於穩定期慢阻肺治療的三聯吸入製劑全再樂。

  新華網:據了解,GSK在中國市場有着廣泛的業務和影響力,您如何看待中國市場在GSK全球戰略中的地位?未來GSK將如何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齊欣: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蘊藏着蓬勃的機遇。人工智能、大數據、精準醫療和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高速發展,也為醫藥行業創造了很多全新的機遇和靈感。

  中國也是GSK全球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作為改革開放後首批進入中國的外資藥企之一,GSK既是中國醫療健康事業建設的積極參與者,也是中國醫療健康事業發展與變革的受益者。

  近年來,GSK在中國上市了近20款創新疫苗和藥物,包括多款具有突破性療法的重磅産品,並不斷拓展新適應症;同時,GSK攜手合作夥伴,在“醫療特區”依託先試先行優勢,積極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加快特許創新産品引入;GSK也將繼續加速推動更多創新成果進入中國。預計未來三年內,GSK中國將有超過5個新産品或新適應症上市。

  近年來,GSK持續加大對華投資。2022年,GSK中國全新的總部辦公室在上海前灘投入使用;葛蘭素史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獲得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批准,認定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資格。自此,GSK同在浦東的兩大功能中心——GSK中國研發中心與全國商業營運中心形成合力,全面提升GSK中國總部能級。

  我們將繼續立足中國、服務中國、深耕中國,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共築“健康中國”。

  新華網:回顧以往的發展和投入,GSK在中國的發展可謂不遺餘力,近期亦在不斷強化與國內藥企的合作。請問,接下來貴司在中國本土化發展方面有什麼規劃與目標?

  齊欣:近年來,GSK不斷加強與國內産業生態圈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要將全球創新更快地“引進來”,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幫助中國創新更好地“走出去”。

  “引進來”方面,代表性的合作案例為“智飛合作”。2023年10月,GSK與智飛生物達成獨家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在中國推廣GSK的重組帶狀皰疹疫苗欣安立適。集合兩家公司的規模和專業優勢,此次合作將顯著提高欣安立適在中國的可及性,讓更多中老年人群受益,助力健康老齡化。

  “走出去”方面,代表性的合作案例為“翰森協議”。2023年10月,GSK與翰森制藥就ADC新藥HS-20089達成獨家許可協議。GSK將獲得開發及商業化HS-20089的全球獨家許可權利。這是GSK為本土生物科技公司搭建連接海外市場的“橋梁”,幫助他們順利“出海”的一個典型案例。

  同樣,我們也要聚焦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擅長的領域做專做精,聚焦中國未被滿足的需求,把更好的、更具革命性意義的創新産品帶給中國的廣大患者和大眾。

  新華網:對於中國市場的發展,GSK未來在産品引入和醫保准入等方面將有怎樣的布局?

  齊欣:近年來,GSK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持續提升産品可及性和可負擔性,積極參與國家醫保談判,並攜手各方,不斷提升醫療健康解決方案的可及和可負擔性。

  第一,推動創新藥進醫保。2022年,全再樂、多偉托和新可來成功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近三年,GSK共有6款創新藥物及適應症成功名列國家醫保目錄。

  第二,探索多層次支付。GSK攜手合作夥伴探索多層次醫療支付解決方案,減輕患者負擔,使優質創新藥物儘早惠及更多患者。

  第三,加快特許産品引入。GSK攜手合作夥伴,在“醫療特區”依託先試先行優勢,積極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加快特許創新産品引入,共同助力“健康中國”。

  GSK將以患者需求為引領,致力於通過創新研發,造福更多中國患者和大眾。

【糾錯】 【責任編輯:韓怡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