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服務 守護最美“夕陽”
以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鄉鎮衞生院領辦養老服務中心,讓轄區老人在家門口看病更便利;依託智慧城市建設,打造“智慧+”養老服務;創新性探索公建民營、醫養結合、社區自營等模式,讓養老服務在市場檢驗中煥發生機……
這些都是安陽市在紮實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作出的積極探索,並根據各縣(市、區)的具體情況實現精準落地,實實在在讓老年人從中受益,變養老為“享老”。
“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破解養老難題的必然選擇,我們的各種探索是努力為老年人安享晚年創造良好環境。”安陽市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近年,安陽市緊緊圍繞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目標,不斷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紮實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在城鎮,安陽市不斷加強街道、社區養老設施配套建設,開展城鎮配套養老服務設施清查和建設工作,新建、改建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面積22.8萬平方米,養老服務設施在城鎮實現了三級全覆蓋。在農村,每個縣(市)建成一所縣級以失能、半失能照護為主的特困供養機構,推動12家鄉鎮敬老院改造提升、轉型發展為區域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農村互助幸福院建成986家,覆蓋面逐年增加。縣、鄉(鎮)、村三級農村養老服務網絡正在形成,“四級書記抓養老”的意識逐步增強,工作機制日漸成熟。
優化服務供給結構,深度推進醫養結合,持續提高護理型床位佔比,促進醫療衞生服務與養老服務加快融合。北關區積極引領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領辦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安陽縣先後推進白璧鎮、永和鎮與衞生院結合建設醫養結合護理中心,優化智慧養老服務&&功能;滑縣、湯陰縣立足智慧城市建設,擴展養老&&功能,打造“智慧+養老”服務,推進居家養老信息化建設。普惠服務擴面增量,安陽市在城市老舊小區改造中建設社區養老設施,如殷都區整合閒置資源建成了電廠路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與此同時,安陽市在農村積極推進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如文峰區寶蓮寺鎮敬老院、內黃縣亳城鎮敬老院率先轉型升級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不斷創新運營模式,各縣(市、區)開拓創新,通過內育外引,培育了安陽尚百幫、金秋重陽悅舍等本土龍頭企業,探索出公建民營、以大帶小、醫養結合、社區自營四種運營模式。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安陽市將養老護理員培訓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共培訓養老服務從業人員2.1萬人次,1.5萬人獲得養老護理技能證書。
創新養老模式
機構養老、居家養老、居家式社區養老、鄉村養老等是現在比較流行的養老模式。
在安陽市三角湖公園,剛晨練完的趙大爺,今年77歲,由於受傳統思想影響,再加上他對到養老院生活存在着一些顧慮,於是,他和老伴兒選擇居家養老。原來趙大爺的老伴兒中風多年,趙大爺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和兒媳還要上班,所以照顧老伴兒的任務就落在了趙大爺身上。但是,常年照顧生病的老伴兒,趙大爺的身體支撐不下去了。期間,趙大爺也給老伴兒找過護工,但都被她辭退了。去年,趙大爺的孫女大學畢業,學習護理專業的孫女主動挑起照顧爺爺奶奶的重擔。
“我們老兩口都有退休工資,孫女照顧我們,兒子也放心。孫女因為照顧我們沒法出去找工作,所以我們就拿出一半的退休金給孫女。另外,讓她照顧,我們沒有後顧之憂,也有了時間做些養花弄草的休閒活動。”趙大爺坦言。
目前,大多數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傳統的養老模式被老年人探索出了新花樣。在安陽市人才市場,前來找工作的李阿姨講述了她之前做保姆時,僱主的新式養老生活。
李阿姨今年45歲,她以前在一位老人家中做保姆。這位老人有三個子女,但都不在安陽市工作,老人沒有退休工資,但有一套三居室的房子。今年年初,老人洗澡時不小心把腿摔斷了,便請李阿姨到醫院照顧。老人在醫院治療時突然作出一個決定,即把三居室賣掉買一套一居室的房子,剩下的錢便可以維持日常開銷。
還有一些老年人雖已步入晚年,但生命的韌度不減,經常想換個地方換個活法。鄉村養老的新型模式,對有這種想法的老年人無疑誘惑頗多。今年剛參加工作的小王介紹:“我的父母就回鄉下養老了。”鄉村的空氣新鮮,生態環境優越,生活成本比較低,吸引了眾多退休老人前去養老。其實,一些城市老人的家鄉本來就在農村,回農村養老也算是落葉歸根。
老年人家門口的“幸福驛站”
寬敞明亮的文體娛樂室、乾淨衞生的食堂、功能齊全的康復訓練室……曙光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裏,齊全的硬體設施、周到的養老服務深受老年人喜愛。
“家門口的養老服務中心,是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在這裡大家有聊不完的話題。”10月17日,談及現在的生活,住在曙光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的88歲張雲芹老人豎起大拇指,“社區還會定期組織各種義診活動和健康知識講座,豐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張雲芹的生活,也是安陽市眾多老人晚年幸福生活的縮影。
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不但事關其生活質量和家庭幸福,更與社會和諧安寧緊密相連。如何讓更多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更優質的服務,讓“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曙光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給出了答案。該中心集膳食供應、保健康復、休閒娛樂等功能於一體,配有日間照料室、配餐區、文化娛樂室、閱覽室、老年活動室等,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配餐助餐、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等一站式綜合養老服務。
家門口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為居民養老提供了更加貼心的選擇,既讓老人老有所養,又方便了子女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曙光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託管的路大娘今年86歲,已經在這裡居住了半年多。家中四世同堂,路大娘的子女因工作繁忙無暇照顧老人,所以路大娘就到曙光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生活。説起在這裡居住的感受,路大娘滿意地説:“這是政府給老人提供的養老服務,管吃管住還有人照顧,收費低、服務好,最主要的是離家近,子女能經常過來看我,非常方便。”
據了解,曙光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於2020年開始運營。該中心工作人員經常聯合社區、社會組織等開展觀看紅色電影、特色義診、預防詐騙講座等系列活動,用心用情為群眾服務,不斷拓展服務內容。“曙光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能夠有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讓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專業養老服務,有效提升了老年群體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曙光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運營處負責人張珂説。(李婧瑜 李雪 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