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2日,以“對話世界 共創美好”為主題的2023世界品牌莫幹山大會在浙江德清舉辦,旨在進一步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助力中國品牌建設。大會由新華通訊社、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聯合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會議期間還舉行了以“健康新方式 健康新品牌”為主題的新華健康産業與資本高峰論壇。該論壇由經濟參考報社、新華社新華健康信息服務&&聯合主辦,相關部委領導、專家院士和大健康産業、資本界優秀企業代表圍繞産業、資本與品牌建設開展對話,為中國大健康産業高質量發展聚力聚智。
院士致辭
活動現場公布了“大健康産業高質量發展優秀案例”名單,39家企業和機構入選榜單。普瑞眼科總經理孫強現場領獎,並受邀參加“打造新引擎:大健康産業的機遇與挑戰”圓桌論壇。
在此次申報入選的“大健康産業高質量發展優秀案例”綜述中,普瑞眼科重點闡釋了在品牌發展歷程中,不忘用愛傳遞光明,基於醫教研産協同&&,開展便民惠民服務的若干舉措,並分享了這些舉措背後的理念、技術創新。
如何在醫療健康領域協同發力,回應百姓對優質眼科醫療服務的期盼,普瑞眼科給出的答案是:資源圍着臨床轉,服務圍着患者轉。具體做法如:
一、推動省級眼科醫療資源下沉,方便百姓就醫
在國家大力推動分級診療,增進群眾就醫獲得感的背景下,普瑞眼科積極探索“互聯網+醫療健康”業務,並率先落地重要成果——上線互聯網醫院&&。通過使用該&&,眼科患者可實現在線就診,享受送藥到家服務;方便主診醫生追蹤患者的全病程進展,並為疑難患者提供終身隨訪服務,罹患糖網病、青光眼等患者隨訪治療的依從性、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面對全國眼科醫師不足,無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的現狀,普瑞眼科積極加強醫聯體建設,成都普瑞、合肥普瑞、合肥瑤海普瑞、西安普瑞等多家醫院,與當地公立三甲醫院等單位深入開展技術指導、遠程治療、人才培養等多方面交流合作,整合醫療資源從而造福患者。
近日,合肥普瑞、南昌普瑞更是憑藉在規範化診療方面的良好聲譽,升級為光明中心“示範中心”。迄今為止近十家普瑞醫院擁有“光明中心”項目的授牌資質,在業內接入了由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聯合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光明中心”體系,共同推動國內眼底病的規範化診療,改變眼底疾病在國內面臨知曉度和規範治療率很低的現狀。
二、適應眼科疾病譜變化,創新服務模式
傳統急診服務對象主要是眼外傷,但其它眼病,包括急性青光眼、急性視網膜脫離、急性葡萄膜炎等,如果得不到及時診治,時間拖延越久,則術後視力恢復就會越差。為了解決患者的就醫痛點,適應眼科“疾病譜”的變化,武漢、南昌普瑞等醫院開通“24小時眼科急診服務”,眼外傷或其它眼科急症患者可撥打專線諮詢和得到診治。
針對“一老一小”重點人群,近視等屈光不正、白內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等重點眼病,普瑞眼科多家醫院先後發布“青少年近視防控門診”、“高度近視門診”、“老視手術矯正中心”、“糖尿病眼病專家門診”和“幹眼專科門診”多個特色門診(中心),為不同年齡段人群提供服務,實現專病專治,推動精準診療。
與此同時,普瑞眼科持續完善滿足眼科閉環醫療體系的功能設施,先後成立了1個疑難眼病會診中心、3大專業眼病研究所和7大眼角膜庫,並依託“蘭州地區眼科專家人才工作站”,聚焦各種疑難眼病的診治和研究。
三、推廣眼病防治適宜技術,用科技創新賦能眼科臨床
相比傳統的角膜塑形鏡,全數字化角膜塑形鏡基於角膜地形圖技術真正實現量眼定制,同時因為無需試戴,使得驗配者最快7天內即可取片(非數字化定制鏡片最長等待30天)。目前包括北京華德,成都、蘭州、西安、烏魯木齊普瑞等醫院已引入全數字化驗配技術。
在眼病領域,針對白內障患者,普瑞眼科近期引進連續視程人工晶狀體,讓患者在術後輕鬆享受從33cm到遠距離的高質量連續視力、優質的暗視力等便利。針對眼底病,重慶普瑞成立一站式玻璃體腔注藥中心,將患者的注藥等待時間縮短到僅需半天。
四、打造科普&&,防治結合守護全民眼健康
各地普瑞眼科醫院積極與相關主管部門、學校建立良好關係,眼健康科普服務已經持續化、常態化、多樣化,面向全年齡段人群,提高大家的眼健康水平。
以近視防控為例,在院外,普瑞眼科組織專家以接地氣的形式,科普實用護眼小妙招。昆明普瑞多次組織“眼科流動科普館”“眼科流動博物館”進校園活動,讓廣大學子開啟探索眼睛的無窮奧秘之旅。作為蘭州地區眼科專家人才工作站入駐醫院和蘭州市科普基地,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充分發揮&&優勢,多次邀請工作站專家進校園科普愛眼知識。成都普瑞、南昌普瑞等醫院多年來承擔着當地市區中小學及幼兒園的視力篩查工作,並負責每年春秋兩季入校視力體檢工作。在院內,普瑞眼科定期開展“眼科小醫生體驗日”“小神瞳俱樂部”等科普體驗活動,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中,提高學生們的近視防控意識。此外,普瑞眼科還組織多學科專家團隊,先後原創並出版了《愛眼超人漫“話”近視防控》《陪孩子成長的愛眼書》《拯救幹眼》三本眼科科普漫畫書,原創《星球光明守衛戰》近視防控微電影,成為學校等單位開展近視防控工作的得力“幫手”。
五、探索“公益+醫療”模式,讓眼科插上公益的翅膀
一直以來,普瑞眼科堅持將“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理念付諸公益實踐,助力 “援彊援藏”、“健康中國”和“健康扶貧”等一系列國策,長期開展面向全年齡段的公益性眼科診療活動,包括“明眸格桑花”、“行知中國”、“明眸新視代”、“點亮明眸”和“守護光明”等,公益足跡遠至西藏江孜、青海玉樹、新疆喀什以及雲貴川等多地。
截至目前,普瑞眼科已累計為超過24萬青少年免費眼健康篩查,免費配鏡超過4萬副,並實施白內障復明公益手術數萬例。未來隨着專家庫的持續擴容,眼科新技術、新設備的不斷引進,普瑞眼科的“公益+醫療”模式將持續得到賦能,進一步助力普惠的公益眼健康服務落地。
六、加快數醫融合、醫工融合,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水平
普瑞眼科正在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以患者端為例,包括“智慧醫院”建設在內的多項舉措正在推進或已經落地,旨在貫穿診前、診中、診後全程,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精準化的智慧醫療健康服務,讓眼科醫療變得更智能、更便捷。
比如,通過加快“智慧醫院”建設,推動就醫智能化、服務便民化、管理精細化,提升患者滿意度;通過建立完善並推廣應用互聯網醫院系統、遠程會診系統、智能客服系統等,方便患者就診,提升服務效率;加快電子病歷系統推廣應用,加快護理、院感信息系統建設,初步實現HIS(含EMR)、LIS 和PACS的有機結合,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此外,普瑞眼科基於臨床大數據和服務網絡等優勢,正在積極促進科技創新與企業深度融合,攜手“大院大所”布局醫工融合協同創新&&,共同打造一支緊密合作的研發、工程化、産業化團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眼科新成果、新技術,從而惠及更多患者。
在圓桌論壇環節,針對大健康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普瑞眼科總經理孫強從供需關係視角進行了分析。他提到,行業發展的新變化促使企業要更加重視平衡供需兩側關係,在供給和需求之間找到有效的結合點,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從需求角度來看,人們對眼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針對全年齡段的眼病診療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樣化,從供給角度來看,新設備升級迭代,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廣泛應用,正在改變着醫療服務的方式和效率,大健康産業迎來新的變化和機遇。為此,我們正朝着全眼科均衡化發展方向不斷努力,引入新技術,引進和培養優秀的醫療人才,加強診療能力建設,提升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在大數據&&建設、互聯網醫院和遠程診療方面不斷創新,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同時積極探索與其他企業和機構的合作,建設開放、共贏的醫教研合作&&,共同推動大健康産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