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談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丨劉良:借力現代科技將中醫藥“講清楚”-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7/05 10:24:03
來源:新華網

院士談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丨劉良:借力現代科技將中醫藥“講清楚”

字體:

  新華網北京7月5日電(劉映)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有哪些內涵?如何促進中醫藥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近日舉行的2022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大會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新華網特別推出“院士談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推動政産學研用各界加強深入研討和有效行動,在服務疫情常態化防控、人民生命健康和經濟穩定發展中,促進中醫藥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澳門科技大學前校長劉良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我們已迎來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最好的歷史機遇,在現代科技和中西醫融合創新的推動下,中醫藥將會高質量地走向世界。中醫藥理論體系將會對世界醫學理論體系産生深遠影響,甚至帶來世界醫學很多方面的變革。”

  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尚需多點發力

  劉良&&,中醫藥的高質量發展包括中醫藥事業與中醫藥産業高質量的發展,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從政策保障方面來看,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來保障中醫藥的發展。

  第二,從體制機制上來看,國家正逐步建立健全和提升中醫藥創新科技體系,人才隊伍日益壯大,特別是以中醫藥為主體的多學科結合創新性人才隊伍建設尤為重要。

  第三,從技術層面來看,新一代科技革命帶來了信息和生物技術的發展,為解讀中醫藥的科學原理,將中醫藥治病防病的道理講清楚、講明白,具備了很好的技術條件。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將會進行很好的布局,要選準一些項目,如具有中醫藥治病優勢的一些重大疾病與慢病,也包括突發傳染病。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療效是肯定的,但怎樣將中醫藥以復方為主進行防治的科學原理及分子靶點都能講清楚,這是需要努力的。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不是一夜之間就能講清楚的。

  第四,在産業發展方面,需要從中藥材源頭的質量控制到生産製造的工程技術,到質量一致性與穩定性的控制,到適合中醫藥特點的臨床療效評價的方法學體系,將循證醫學證據和真實世界的證據展示在世人面前,這樣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一定能得到充分的保障,也能使中醫藥高質量地走向世界。

  發揮各自優勢,推動中西醫融合創新

  “中醫藥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任何科學體系都離不開全球化的進程。近些年國家特別重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從中醫藥的標準化、現代化,中醫藥被世界的認知與接受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進程會進一步加快,世界認同與運用中醫藥會更加廣泛。今後,中醫藥首先會進入到世界的大科學體系,隨之也會進入到世界醫療保健的服務體系。”劉良説,中醫藥有着不同於現代西醫的醫學理論和防病治病的方法,一旦將它的科學原理揭示出來,不僅會促進中醫藥自身的學術發展,還會影響現代醫學的學術發展,開啟西醫藥學很多研究的思路。所以中醫藥理論體系,將會對世界醫學的理論體系産生深遠影響,甚至帶來世界醫學很多方面的變革。

  比如在腫瘤防治方面,三四十年前,國際上判斷一個藥物是否對癌症治療有效,主要是根據癌種,比如病人用了幾個療程後,腫瘤是否縮小了,這實際上是很片面的。近年來,世界醫學發生了改變,更多的是判斷生存期。這正是中醫藥的一大優勢,不僅是癌腫縮小了多少,而是對腫瘤患者全人的照護、全人的康復以及帶瘤生存能達到多久。

  “還有其他一些重大疾病,如風濕免疫病中的紅斑性狼瘡,該病死亡率高,很難治。西醫主要是用激素,激素有效,但用量太大會産生嚴重的副作用,形成惡性循環。所以我在臨床上採用中藥配合激素,使用比較低的激素劑量加上中藥,病情得到了控制,副作用還小。”劉良説,其他很多老年病、代謝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中醫藥高質量發展都有顯著優勢。

  劉良&&,中西醫融合創新發展,首先要找出各自優勢,比如西醫因為儀器設備在診斷方面有優勢,中醫有不同的證候表現,包括舌診、脈診等。這些都是客觀存在,是客觀的“現象表徵”。通過現象看本質,有現象必有其本質。所以中醫的證候一定有其科學原理,關鍵是拿什麼樣的設計、思路方法、技術條件將它表徵出來,拿出現代的數字化證據。

  現在有技術條件將這些證據拿出來,所以中醫藥科學原理的解讀意義重大,可以讓中醫藥更多地融入現代大科學體系,讓中醫藥被世界更多地認同與接受,讓中醫藥的整個學術體系既有傳統的理論、經驗和數據,還有更多的現代數據支撐着它不斷地發展與創新。

  專家簡介

  劉良教授

  醫學博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澳門科技大學前校長。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一級教授、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首席科學家,兼任世界衞生組織傳統醫學項目顧問和專家組主席、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中醫藥技術委員會ISO/TC249第一工作組主席、中國免疫學會中醫藥免疫分會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免疫專業委員會會長等職。

【糾錯】 【責任編輯:宮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