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9/20 09:00:26
來源:新華網

全國愛牙日:“洗牙”也可以自己動手?聽聽北大口腔專家怎麼説

字體:

新華網北京9月20日電(劉映)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能否買個超聲波洗牙器自己“洗牙”,也成為很多人關注的熱點話題。

有網友反映,由於工作忙沒時間、口腔醫生掛號難等多種原因,個人覺得“洗牙”比較簡單,便買了一個三四百元的超聲波洗牙器自己“洗牙”。沒想到,只洗了前面幾個門牙,之後便出現牙齒酸痛、牙齦紅腫等問題。

“洗牙”可以自己動手嗎,容易出現哪些問題?

“專業的事還是請專業的人幹!”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預防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鄭樹國教授近日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一般來説,為了清除牙齒間的食物殘渣,平常可以使用牙線或者水牙線來幫助清潔。但對於清除牙菌斑、牙結石等問題,不建議自己“洗牙”,還是去醫院請專業醫生“潔治”。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預防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鄭樹國教授

鄭樹國説,自己購買超聲波洗牙器,只能清除一些看得見的牙垢,對於致病作用較強的深層牙垢、比較隱蔽的牙垢,是不能清除的,達不到防治牙周疾病的目的。個人操作不當,還會損傷牙齦,造成牙齦出血,尤其是對清除牙垢之後暴露出的牙齒表面時,不能及時進行進一步的專業治療,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不僅會出現牙齒疼痛等問題,還會加重牙周疾病的病情。所以,洗牙(潔治),還是建議到正規的醫療機構,請專業的醫務人員來完成。“自己買潔治器給自己洗牙”的行為非常危險,一定要禁止。

對於大眾如何更好地獲取口腔保健知識來愛護牙齒,鄭樹國從多個角度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是口腔保健知識的科學性,因為網上宣傳的一些知識可能是有偏差的,不是那麼準確的,大家從網上了解健康科普知識需要注意辨別。

二是專家科普時注意“通俗性”,有些專家做健康科普時經常帶有專業術語,讓公眾“聽不懂”、“聽睡着”。

三是專家的投入、專家的意識也要轉變。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讓每個人都承擔起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個人、家庭、社會和政府各方共同參與。隨着人均壽命的不斷增加,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劇,口腔健康更是關乎全身健康。“當你牙齒不好的時候,你的生活質量是大受影響的。”鄭樹國説,對於口腔健康來説,預防是最關鍵的,要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路線,因此也希望大家更加重視預防工作,提升醫務人員健康科普的積極性。

四是充分發揮基層衞生服務中心的作用。“一老一小”是國家關注的重點人群,老人也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高發人群,口腔健康問題也很突出。如果僅靠頂端的這些大醫療機構,是很難兼顧的,其覆蓋面也沒那麼大。所以要大力發揮基層衞生服務中心的作用,把基層健康服務管理的網絡建起來,把包括口腔健康在內的健康服務水平提上去,這對於促進百姓的口腔健康至關重要。

【糾錯】 【責任編輯:王坤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