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廣西南寧東部新城的寧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這裡的機械臂精準協作,生産線正全速運轉,每天超10萬顆電池下線發往全球。
繁忙景象的背後,是南寧近年來深耕新能源電池産業的豐碩成果。
自2022年起,南寧重倉新能源産業,推動電池規劃産能突破200GWh、落地産能超100GWh,總體規模躋身全國前列,成功躋身全球重要新能源電池産業集聚區,在中國乃至全球産業版圖上刻下鮮明“南寧坐標”。
競逐産業新賽道
“比亞迪看好南寧,堅持投資南寧,力爭布局更多産業項目、精品項目。”2022年8月,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南寧新能源電池産業鏈招商推介活動上明確表態。
如今,比亞迪已在南寧落地六大項目,建成儲能系統及動力電池産能80GWh,從藍圖到現實僅用了不到4年。這一跨越式發展,既得益於全球産業鏈重構、“雙碳”戰略、平陸運河建設等多重戰略機遇疊加,更源於南寧主動求變的遠見與魄力。
依託面向東盟的比較優勢,南寧將新能源電池産業列為核心牽引性産業,以全産業鏈思維開展精準招商。
“換道超車”關鍵在實幹。自治區黨委常委、南寧市委書記農生文,市長侯剛親自挂帥,每月帶隊“走出去”招商,繪製全産業鏈招商圖譜。從大灣區到長三角,從鏈主企業到配套項目,南寧持續拓展招商廣度與深度。隨着比亞迪、多氟多等領軍企業率先落戶,龍電華鑫、宸宇富基等上下游配套企業協同集聚,南寧新能源産業實現“從無到有”“串珠成鏈”的跨越。
“新能源電池産業已成為南寧工業增長核心引擎。”南寧市工信局局長張麗&&,今年1月至10月,全市新能源電池産業鏈實現産值536.7億元,同比增長30%,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3個百分點,貢獻率達50%。
構建全産業鏈生態
走進廣西弗迪年産55GWh儲能系統及動力電池項目車間,智能化生産線上機械臂靈活作業,一片片刀片電池經上百道工序組合成型。作為比亞迪全球單體最大電池工廠,這裡不僅創造可觀産值,更像一塊“磁石”,吸引産業鏈優質項目匯聚。
“南寧新能源産業鏈配套日益完善,電池鋁箔、托盤等原材料實現本地化供應,大幅降低生産成本。”比亞迪南寧電池工廠地區總經理唐文&&,南寧新能源産業集群效應初現,在全國産業鏈中佔據重要地位。
近年來,南寧將新能源産業作為千億級重點産業打造,通過政策引導、鏈上招商、培育鏈主企業等舉措,構建起集資本、技術、産業、人才和應用場景於一體的産業生態。
2022年以來,以比亞迪、多氟多為鏈主,南寧已構建涵蓋電芯製造、正負極材料、電池銅箔、隔膜、裝備製造、回收等關鍵環節的全産業鏈生態。目前,全市電池及配套産業規劃投資超800億元,全部達産後年産值將超1600億元。
激活地方發展動能
在南寧盈博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車間,普通“小薄膜”經多重工序變身鋰電池幹法隔膜,填補了南寧動力電池關鍵材料領域空白。
“標準化廠房實現‘拎包入住’,南寧‘保姆式’服務掃清了項目推進障礙。”公司董事長劉軍輝坦言,“南寧速度”給了他投資底氣。
為營造優良産業生態,南寧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健全領導幹部&&服務重大項目、企業“辦不成事”訴求直達快辦等機制,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市領導帶頭深入企業調研,組織産銷對接會為企業拓市場、通供需;&&“拿地即開工”4.0版、産業投資基金、頂尖人才專項等政策,提供用地、用能、融資全方位保障;深化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合作,推動産教融合,築牢人才根基。
一系列舉措,推動南寧新能源産業聲名鵲起:2023年以來南寧連續兩年入圍胡潤中國新能源産業集聚度城市50強,入選自治區多個先進製造業集群名單。
“南寧的崛起,既依託面向東盟的區位優勢,更得益於搶抓戰略機遇、優化營商環境的持續努力。”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澤深認為,南寧布局新能源電池産業,能助力我國新能源車企便利“出海”,形成跨境産業鏈供應鏈。(記者 周仕興 通訊員 韋靜 胡光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