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優良文風在全媒體時代煥發新生機-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7/07 11:10:26
來源:人民日報

讓優良文風在全媒體時代煥發新生機

字體:

  中國記協新聞道德委員會召開專題評議 讓優良文風在全媒體時代煥發新生機

  7月3日,中國記協新聞道德委員會“全媒體時代改進作風文風”專題評議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行。會議聚焦全媒體時代新聞戰線作風文風建設,交流經驗做法,凝聚行業共識,推動新聞工作者以優良文風增強“四力”。

  來自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光明日報社、中國日報社、中國財經報社、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河南日報社等媒體的相關負責同志和編輯記者代表參會並作交流發言。參會代表認為,隨着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傳播格局的深刻變革,全媒體時代對新聞媒體的作風文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聞戰線需要在增強報道思想引領力、實踐指導力、精神感召力上持續下功夫。

  人民日報社理論部部務委員於春暉提出,人民日報社從理念、策劃、機制入手,提高理論宣傳質量、改進文風,“牢固樹立‘政治性+專業性’‘新聞+理論’的理念,突出思想性、學術性、大眾化,打造新欄目新品牌,刊發重頭理論文章,創新理論宣傳策劃工作機制。”

  河南日報社副總編輯萬川明説,全媒體時代、互聯網環境,要以版面之變引領文風之變,以深耕垂類重建用戶連接,以做強策劃打造傳播精品。

  中國記協新聞道德委員會委員參會評議。國務院國資委幹部教育培訓中心主任劉福廣説,要堅持“大主題”和“小切口”並重,堅持“上網絡”和“下基層”並重,堅持“追熱點”與“定旋律”並重,堅持“用技術”和“講人性”並重。

  中國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黨委委員尹小貝説,全媒體時代改進作風文風,新聞媒體應當始終堅持新聞價值最大化,做歷史的記錄者;始終堅持媒體自身定位,為特定受眾持續提供具有自身鮮明特性的新聞服務。

  “新媒體&&同質化,傳播效力打折扣,互動反饋機制不健全,技術應用表層化,融媒創新深度不足,成為全媒體時代作風文風的突出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季為民説,為此,要在“短”字上下功夫,突出信息密度與傳播精度,在“實”字上做文章,注重場景化表達與精細化敘事,在“新”字上求突破,積極採用新技術和任用新人。

  首都互聯網協會行業自律部部長張韌説,全媒體時代改進作風文風,需要從多個維度入手,要錘煉“四力”強化職業根基,要深入基層聚焦民生關切,要發揮全媒體傳播優勢,有效運用AI技術。

  為了開好評議會,中國記協開展了專題調研,了解“全媒體時代改進作風文風”的經驗做法、難點問題和對策建議。中國記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劉思揚在總結講話中強調,文風背後是黨風、作風,改進文風是新時代新聞工作的必然要求。評議會以問題為導向,以實效為目標,推動新聞戰線以刀刃向內的勇氣破除積弊,以守正創新的智慧開拓新局,讓優良文風在全媒體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記者 王玨)

【糾錯】 【責任編輯:姜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