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經絡”,連通生産與消費,關乎民生與發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能夠為經濟發展“舒筋活血”。
去年11月印發的《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貨物運輸結構進一步優化,鐵路貨運量、鐵路貨運周轉量佔比力爭分別提高至11%、23%左右,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保持較快增長。
隨着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的實施,鐵路部門推出了哪些新舉措,對降低物流成本有何好處?記者進行了採訪。
——編者
銜接廠區、門店前後“一公里”——
鐵路“包郵”省心省力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泰廣聯煤化有限責任公司專用線裝車線上,一列滿載煤炭的C80萬噸列車整裝待發,即將駛向河北唐山曹妃甸西站。
“今年我們與伊泰公司簽訂了全年的物流總包服務,已累計發運233.15萬噸。”國鐵呼和浩特局包頭鐵路物流中心營銷部主任張斌説。
對伊泰公司而言,從礦坑口到電廠煤爐,這些電煤所經歷的汽車中轉、鐵路運輸等全鏈條物流服務,均由鐵路部門承攬。
鐵路“包郵”,聽着簡單,卻是鐵路部門的一項重要改革。
鐵路運輸,最大優勢是運量大、成本低,但在鐵路幹線和貨運場站以外,銜接廠區、門店的前後“一公里”短途接駁成為“公轉鐵”的瓶頸。“別小看這‘一公里’,每趟單程的短駁運輸都意味着一次額外的裝貨和卸貨,其中涉及很多物料、人工以及可能發生的損耗。”國鐵呼和浩特局包頭鐵路物流中心營銷部副主任張賀介紹。
以前,鐵路部門只負責幹線運輸。如今,推廣物流總包後,鐵路部門將為客戶量身設計物流最優解決方案,解決短駁運輸難題,並提供儲存、裝卸、搬運、包裝等服務,從而實現“門到門”“生産線到生産線”“廠—站—庫—經銷商店”的效果,幫客戶降低綜合物流服務成本。
不僅如此,依託物流總包,鐵路部門還對內部貨運組織進行了優化。以往,貨物運輸涉及裝卸、調度等多個部門,從提交貨物運輸申請到發車,一般需要4天左右。實施物流總包後,鐵路部門內部實行合署統一辦公,每個作業環節都有人員盯控,確保貨物1日內發出。
這一點,伊泰公司深有感觸。今年,伊泰公司已發出近300列萬噸大列,整體運輸時效提升10%、降低綜合物流成本20%左右。
國鐵集團數據顯示,前5月共簽訂物流總包合同655個,合同運量9.79億噸。以國鐵呼和浩特局為例,其已與包鋼、中煤等企業簽訂“總對總”物流總包服務合同,簽約物流總包項目68個,鎖定合同運量11488萬噸。
“提前鎖定運量,有利於我們提前安排貨運運輸,提升線路使用效率。”國鐵呼和浩特局貨運部工作人員杜慧介紹,得益於此,前5月,國鐵呼和浩特局貨物發送量完成11123萬噸,同比增加1143.8萬噸。
“開展物流總包業務,就是把鐵路的網絡優勢和企業的産能優勢發揮到最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國鐵集團貨運部有關負責人説。
從鐵運到海運——
“一單到底”跨越山海
福建福州港,藍天碧海,吊機作業繁忙。一列從江西樟樹站啟程,搭載36櫃工業用鹽的班列順利抵達港前站。貨物完成卸載後,將由班輪轉運至遼寧營口港。
“不同於以往的運輸方式,這批貨物從鐵運到海運實現了‘一單制’。”國鐵南昌局物流事業部營銷經理卜繁華説。
“多式聯運‘一單制’是物暢其流的集中體現。”卜繁華介紹,“一單制”指的是集裝箱多式聯運全過程中,憑一份多式聯運(電子)運單或提單,實現托運人一次委託、一單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結算的一體化運輸服務模式。
不過,要想實現“一單制”可不簡單。
統一標準是前提。實現多式聯運“一單制”,關鍵在於實現鐵路運輸與水路運輸的系統對接、數據流通。這一過程中,難題可不少。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椰汁飲料,在鐵路系統裏貨物品名叫椰子汁,在航運公司的系統裏叫椰汁,命名不同、標準不一,就無法實現數據對接。”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多式聯運部部長馮軼斌説。
為此,鐵路部門新搭建了一套海運訂艙系統,提供“翻譯”功能,解決了數萬條貨物品名、港口碼頭名稱等基礎數據的轉換互認難題。
改革報價是關鍵。“一單制”的突出特點在於實現了一單到底、一次結算。為適應“一單制”條件下的報價需求,鐵路部門將過去的事後報價改為實時報價,讓用戶在選擇運輸方式時,就能清晰地看到運輸價格。
今年2月底,國鐵集團與中穀物流、信風海運、安通物流、泛亞航運4家航運企業簽訂合作協議,聯手開展集裝箱多式聯運“一單制”運輸服務。
多式聯運“一單制”,除了便捷客戶,還能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系統對接後,船公司不僅可以提前預留艙位、安排船期,而且對於集港、裝卸工作也能事先安排,提升效率。”信風(寧波)海運物流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説。
同時,鐵路部門為推動“一單制”運輸,組織空箱調配、車輛配空、編組挂運,根據船期倒排列車開行計劃,保障各環節無縫銜接。
數據顯示,上述江西樟樹至遼寧營口多式聯運,採用“一單制”運輸後,全程運輸時間相比原來縮短了5天,運費降低了10%。
“以前我們要和多種運輸方式對接,流程煩瑣。現在,在鐵路95306&&提交申請就能‘一單到底’,省時省力。”江西晶昊鹽化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曉峰説。
據統計,鐵路部門已開發多式聯運“一單制”産品119個。
貨運歷史數據代替擔保物——
“運費貸”降低融資成本
“鐵路‘運費貸’幫我解決了大問題,有了這筆專項資金,今年公司發展更有信心了。”河南現代公鐵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波説。
李波提到的鐵路“運費貸”,是鐵路部門創新推出的利率更低、門檻更低、流程更快、放款更快的鐵路專屬金融服務産品。依託鐵路“運費貸”,貨主無需提供傳統抵押擔保,憑藉自身的鐵路貨運歷史數據,即可7×24小時隨時申請貸款,實現融資申請、授信審批和單筆放款全流程線上化。
李波介紹,對物流公司而言,收付款間存在賬期,企業現金流壓力較大。如果擴大業務,不可避免會遇到資金緊張的情況。鐵路“運費貸”則可解燃眉之急。
以公司鐵路貨運歷史數據代替擔保物,物流企業可以較為便捷地獲得資金支持。“我們公司通過鐵路‘運費貸’累計獲得了700萬元的專項貸款資金。近3個月公司的裝車數、發送噸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2.8倍、1.2倍,發展勢頭非常好。”李波説。
為更好地服務客戶,鐵路部門聯動合作銀行根據歷史數據自動進行信用評估,動態確定授信額度和利率,大中型企業的額度還可根據其在鐵路的發貨規模、運量及運費變化情況而定。
客戶通過鐵路95306&&或銀行指定線上渠道提交的貸款申請線上審批通過後,資金即可快速到賬,審批時間縮短70%以上。
“為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我們深度分析管內1000余家貨運客戶運營情況,為其中409家目標客戶一對一制定專屬鐵路物流金融合作方案。目前,已累計授信客戶21家,授信金額3.44億元。”國鐵鄭州局貨運部專項物流部部長邵大力説。
數據顯示,前5月,鐵路物流金融服務已累計服務客戶819家,授信融資總額197.83億元。在鐵路“運費貸”産品助力下,中小微物流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下降約30%,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資金使用成本。
“後續,鐵路部門在做好鐵路‘運費貸’業務的基礎上,還將針對‘一口價’客戶保證金佔用資金流等問題,聯合銀行嘗試推出銀行保函業務,不斷拓展鐵路物流金融應用場景。”邵大力説。(記者 李心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