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太倉:讓文明之風吹遍城鄉-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6/27 11:48:58
來源:光明日報

江蘇太倉:讓文明之風吹遍城鄉

字體:

  “家人們,跟上節奏,動起來!”仲夏夜,在江蘇省太倉市科教新城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健身空間內,有氧健身操教練的口號聲響亮,20多位居民跟着節拍,踏步、舉臂、轉身。學員王女士對記者説:“以前,這類活動安排在工作日白天,上班族沒時間參加。現在社區把活動安排在了晚上,下班後來這兒跳上一個小時,別提多解壓了!”

  “本着因時制宜的原則,我們增加了晚間和周末的活動場次。”科教新城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負責人沈華介紹。目前,太倉市30多家所(站)已試點制定錯時工作表。

  2025年,太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創新推出“三因制宜”工作模式,即因時制宜,讓服務跟着時間走;因地制宜,把陣地嵌進生活圈;因人制宜,為百姓定制服務單,市民參與熱情高漲。

  熱鬧的健身空間旁,科教新城圖書分館雖然安靜但同樣人氣滿滿。走上二樓露&,這裡被打造成了兼具顏值和實用性的多功能空間,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打卡。“在這兒點杯咖啡捧本書,一坐就是一下午,非常舒適。”讀者羅一明樂呵呵地説。

  設計這片空間的文明主理人周林琳正在活動區域主持開展“時光書舟·親子共航”文明實踐活動。現場不少父母帶着孩子在周林琳的引導下認真閱讀。“這場活動不僅能幫助孩子擴展知識面,還能提升親子關係。我們每月都參加。”參加活動的家長説。

  “服務時間的延長使實踐所人力匱乏的問題日漸顯露。實踐所因地制宜,面向社區招募文明主理人,我們提供功能室的免費使用權,主理人提供活動創意和策劃方案,吸引了不少居民踴躍報名。”沈華説。

  市民有了時間,社區有了人手,如何精準送課程、送文化?太倉市文明辦為百姓定制服務單。在雙鳳鎮鳳雅社區,幾位老人正拿着手機熱烈討論:“最近我們幾個想參加中醫推拿課程,在太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上提交意願,&&就會幫我們對接專業醫生和場地,方便得很!”趙大爺邊説邊在手機上嫻熟地操作着。

  這時,不遠處傳來陣陣歌聲。循着聲音,記者走近一間山歌工作室。“別站在門口,進來一起學着唱啊!”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雙鳳山歌蘇州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徐松明熱情地打招呼。

  “我家鳳雅同守望呀,共建共治樂融融,遵德有禮倡樹新風呀,鄰里麼和睦人心齊呀……”徐松明演唱的是《居民公約看鳳雅》。“用山歌唱出時代新貌,既能讓山歌文化傳承下去,又能讓文明新風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開來。這也算是一種因人制宜的方法吧!”徐松明説。

  “新時代文明實踐不僅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關鍵舉措,更是增強百姓幸福感的重要途徑。去年,太倉全市共開展49147場文明實踐活動。未來,我們將進一步開啟全時段響應、全場景服務、全人群參與的文明實踐新模式,讓文明之花在太倉綻放得更加絢爛。”太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馬千里&&。(記者 蘇雁 通訊員 倪愷彬)

【糾錯】 【責任編輯:李學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