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7日,廣東省委社會工作部召開全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主題系列活動佛山現場會。會議以“創建熟人社區”為主題,對佛山市“創熟”工作進行總結,借鑒推廣其成功經驗,推進以“兩社三中心”為核心內容的現代社區(小區)建設,推動社區進一步建成服務中心、鄰里中心、活動中心,提升社區的社氣、社品。
把黨支部建在社區上
近年來,佛山把“創熟”作為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抓手和切入點,積極創建熟人社區,構建起“1+1+7+N”的工作模式,即1個指揮體系;1個矛盾化解制度;“創熟”社區有隊伍、有陣地、有議事&&、有項目、有行動、有宣傳、有資金的7個“有”標準及N個試點特色項目。在創建中,佛山形成了值得借鑒推廣的成熟經驗與做法,包括堅持黨建引領,增強組織力,搭建連心橋,確保治理有魂;厚植情感認同,守望心連心,睦鄰一家親,確保鄰里有愛等。
會上,佛山市多部門及多個社區負責人分享了“創熟”好經驗。
“在剛過去的中秋假期,佛山龍灣華府小區2000多名業主、物業、商家齊聚一堂,一邊品嘗美味佳肴,一邊共話鄰里情,充滿了濃濃的煙火氣、人情味。像龍灣華府小區這樣,今年中秋假期,佛山多個城市住宅小區舉辦了百家宴、中秋晚會,小區居民共度佳節。”佛山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市委“兩新”工委書記廖義斌説,這是佛山大力推進“熟人社區”創建,推進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成果體現之一。他介紹,近期,佛山市委社會工作部牽頭,聯合市委組織部、市住建局&&了《推進黨建引領和善小區建設的指導意見》,將有力地推動“創熟”向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第三階段目標躍升。
近年來,佛山大力推進物業住宅小區黨支部建設,早在2021年,全市1282個物業住宅小區已實現黨支部應建盡建。小區黨支部根據職責清單,明確督促業委會、物業正確履職等22項工作職責;同時,全市選配黨員樓長近6000名,使小區黨支部工作觸角進一步延伸。
小區治理有你有我。2024年以來,佛山有10.27萬名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走進社區,4047名在職黨員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黨員樓長等,解決民生微實事12486件;為了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豐富優質的服務,佛山全市已建有各類黨群服務中心4795個。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治理機制
佛山各區因地制宜,以小區為基層治理基本單元,完善多方力量常態化參與小區治理機制,以小區治理“小文章”構築城市發展“大格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禪城區深化黨建引領,打造“禪城520善治小區”(5大舉措構建“一核多元”格局、線上線下2大&&暢通“簡約高效”治理渠道、小區治理上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鄰里互助零障礙、治理參與零跑腿、訴求處理零延遲、信訪上訪零發生”等多項“零”的目標),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南海大瀝鎮則調動居民參與治理,撬動多元力量參與社區運營,不僅盤活社區用房,激發空間資源,還建立社區基金、開展共融項目,成功組建自管小組與街坊會等60多個群團組織,不斷激活社區自治力。
“各地要進一步推動社區鄰里中心建設,深入踐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理念,整合統籌各類資源,探索社區運營模式,形成有序參與的基層治理體系。”省委社會工作部部長、省委“兩新”工委書記崔建軍説,服務中心、鄰里中心、活動中心是社區建設的形態,社氣、社品是社區建設的神態,現代社區建設要形神兼備,缺一不可。各地要以社區運營為抓手,將以“兩社三中心”為核心內容的現代社區(小區)建設作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要工作抓緊抓實;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試點工作,引入市場化經營理念、加強人才培育、加快複製推廣,探索制定有本地特色的工作指引和指標體系,同時強化宣傳引導,打造一批叫得響、立得住、居民滿意的“兩社三中心”建設典型。
“兩社三中心”建設離不開專業智力支撐,必須建立專業支持&&。崔建軍&&,省委社會工作部將與華南農業大學共建廣東社區學院,加強社區工作者培訓教育,為“兩社三中心”建設提供專業指導和實踐研究。各地要加強謀劃建立市級層面的社區學院,助推“兩社三中心”建設。(記者 關喜如意 通訊員 岳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