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直播

正在直播

“中國網事·感動2020”年度網絡人物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凡人善舉成就平民英雄——獲獎者群像|凡人微光匯成璀璨星河|點讚不凡之年的凡人偉力

“草莓書記”劉海川

“草莓書記”劉海川

  2018年6月,時年23歲的劉海川被派駐到這裡,成為駐村幹部。駐村兩年,他累計爭取到各類幫扶資金超過1000余萬元,新建村組硬化道路32.8公里,實現“戶戶通”,新建蓄水池101口 ,提灌泵站1座。

“抗癌廚房”創辦者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

“抗癌廚房”創辦者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

  每天中午,與江西省腫瘤醫院一墻之隔的小巷裏,有一間露天廚房總會擠滿炒菜的人,切菜聲、炒菜聲、鍋碗瓢盆的碰撞聲與升騰的油煙營造出獨特的氣氛。大家稱這個廚房為“抗癌廚房”,做飯的都是腫瘤醫院的病人和病人家屬。

開“火龍”狂奔突圍的硬漢孫剛

開“火龍”狂奔突圍的硬漢孫剛

  鬧市街頭,一輛全身火團的大貨車一路狂奔,一直到荒僻的鄉野自燃、燒燬。這驚險的一幕發生在7月14日18時許的遼寧省新民市梁山鎮。41歲的大貨司機孫剛用十分鐘完成了全網點讚的壯舉。

“關鍵技術突破者”劉壽長

“關鍵技術突破者”劉壽長

  劉壽長教授是“苯選擇加氫制環己烯催化劑及其製造方法”的發明人,這項技術突破了國外技術壟斷,使我國從一個尼龍6長期依賴進口的國家,發展成自主知識産權生産滿足國內消費需求的國家。

“紅土高原一枝梅”張桂梅

“紅土高原一枝梅”張桂梅

  她一生無兒無女無財産,卻把大半生奉獻給了雲嶺大地。1974年10月,17歲的張桂梅跟隨姐姐從家鄉黑龍江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45年來,她一步步深入雲南最貧困、最需要幫助的地區,始終堅守一名共産黨員和教師的初心、使命,幾十年如一日為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堅守和奉獻讓人動容、使人敬佩。

“抗疫硬漢”李俊嶺

“抗疫硬漢”李俊嶺

  1月23日,看到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啟動應急響應,嶺俊救援隊的隊長李俊嶺認為“這個時候,我得去”。

“帶着家人去扶貧”毛鑫

“帶着家人去扶貧”毛鑫

  毛鑫是廣西南寧市司法局派駐馬山縣加方鄉龍開村的第一書記,這是她第二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15年10月,她被派駐南寧市興寧區三塘鎮那筆村擔任第一書記,經過兩年努力,那筆村實現整村脫貧。

“武漢戰疫全能志願者”華雨辰

“武漢戰疫全能志願者”華雨辰

  從武漢發生疫情開始,90後青年華雨辰成為“武漢戰疫全能志願者”,是接送醫護的“司機”,也是“測溫員”、“播音員”、“搬運工”,用行動詮釋了責任和擔當。

進藏追逐“高原夢”90後大學生張海鑫

進藏追逐“高原夢”90後大學生張海鑫

  26歲的張海鑫出生在青海,2017年夏天,他從北京城市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後,放棄了北京一家公司的就業機會,到西藏追逐“高原夢”。張海鑫剛到西藏的半年裏常因缺氧睡不着覺,體重下降了10多斤,整個人又瘦又黑。

抗“疫”英雄之醫護群體

抗“疫”英雄之醫護群體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有很多醫護人員迎難而上奔赴抗疫一線,他們中有的推遲婚期,有的勇闖隔離區,有的母女相攜請纓……他們以白衣做戰袍,化知識為力量,在防疫的最前線,匯聚了一條美麗的白色風景線。

滾動資訊

更多>>

  • 劉思揚為“抗疫英雄”之醫護群體頒獎(圖)
  • 田舒斌為進藏追逐“高原夢”90後大學生張海鑫頒獎(圖)
  • 叢松為“武漢戰疫全能志願者”華雨辰頒獎(圖)
  • 徐姍娜為“帶着家人去扶貧”毛鑫頒獎(圖)
  • 郭長江為“抗疫硬漢”李俊嶺頒獎(圖)
  • 黃偉為“紅土高原一枝梅”張桂梅頒獎(圖)
  • 申江嬰為“關鍵技術突破者”劉壽長頒獎(圖)
  • 夏更生為“草莓書記”劉海川頒獎(圖)
  • 秦瑜明為開“火龍”狂奔突圍的硬漢孫剛頒獎(圖)
  • 陳軍為“抗癌廚房”創辦者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頒獎(圖)

更多>>

更多>>

01003010144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