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可樂”牽出的多重博弈

2025-10-29 14:00:51 來源: 《環球》雜誌

2013年9月9日,一輛可口可樂公司的卡車行駛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公路上 

/《環球》雜誌記者 譚慧婷(發自墨西哥城)蔣彪(發自哈瓦那)

編輯/吳美娜

  10 21 日,有美國媒體報道,可口可樂公司“添加了蔗糖的新飲品”已在美國特定的城市上市。這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説,他正與可口可樂公司討論將在美國銷售的可樂配方中的甜味原料改回蔗糖,並稱此為“更好”的選擇。

  在《環球》雜誌記者工作的墨西哥,人們稱讚墨西哥可樂(Mexicoke)“全世界最好喝”,據説關鍵原因就是裏面有蔗糖。但實際上,除了口感更甜一點,並不覺得墨西哥可樂與其他國家生産的可樂口感上有什麼明顯差異。那麼,為什麼特朗普會覺得含蔗糖的可口可樂“更好”呢?

“墨西哥可樂”銷量大

  根據可口可樂公司今年初發布的2024年財報,公司全年營收增長3%470.61億美元,其中含汽飲料的全年銷量主要受拉美、亞太及北美市場的增長驅動。

  放眼全球,可口可樂銷量最大的國家是美國,全年約39.3億升,排在第二的是墨西哥(19.5億升)。但墨西哥人口1.3億,美國人口約3.4億,墨西哥人均消費可樂超過美國。

  有墨西哥媒體2020年報道稱,在墨南部的恰帕斯州,該州也是墨西哥最貧窮的州,每人日均消耗2.2升可樂。

  甚至傳聞,墨西哥“水比可樂貴”。其實沒這麼邪乎,600毫升瓶裝可樂在超市售價約20比索(約合8元人民幣),1.5升瓶裝水的價格和它差不多。

  美國《紐約時報》2014年報道,20世紀20年代,可口可樂進軍墨西哥市場。“墨西哥版可口可樂帶有甘蔗般的甜味,過去通過未經授權的獨立經銷商進入美國。”2005年,可口可樂公司正式將“墨西哥可樂”進口到得克薩斯州,並逐漸在全美推廣。這款復古的瓶裝飲料在當年賣出了比大多數汽水都高的價格(12盎司,即355毫升售價3美元)。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報道,蔗糖可樂當前在美國大型超市Costco的售價為36美元/12瓶。《紐約時報》也報道稱,美國人願意花3.5美元買一瓶355毫升的玻璃瓶裝墨西哥可樂,“比在熱門在線雜貨服務商Instacart上購買一罐美國可樂貴2美元”。

  雖然可口可樂公司從未公布“墨西哥可樂”的具體銷量,但公司發言人勞倫·湯普森2014年曾&&,過去兩年該産品的銷量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同年,美國音樂組合Leather Corduroys也發布新單曲《墨西哥可樂(Mexican Coke)》,主創&&,“主流音樂就像美式可樂,加了人工香料,而我們就像墨西哥可樂。”

  2009年,百事推出“復古配方”限量版可樂(Pepsi Throwback/Pepsi-Cola Made with Real Sugar),明確&&使用了蔗糖。這款可樂原計劃限量銷售8周,但面臨“壓倒性消費者需求”,不得不延長銷售至“無限期”,並於2011年在全美上市。

  有美國用戶在社交網絡上寫道:“你不僅僅是在購買汽水;你是在投資懷舊之情、完美調配的甜度和玻璃瓶的影響力。”

甜味掩蓋了苦澀

  實際上,可口可樂在相當長時期內使用蔗糖作為原料。只是後來,美國為進口蔗糖設定配額和徵收高關稅,加上政府對玉米大量補貼,使得用本地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比蔗糖成本低20%30%,是更有性價比的選擇。

  同時,糖漿具有不易結晶、液體形態便於運輸等特性,廠商更樂於使用糖漿作為原料。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可口可樂開始在美國市場試驗用高果糖玉米糖漿替代部分蔗糖。同期,百事等公司也完成了配方從蔗糖到HFCS的轉變。

  可口可樂將關鍵原料蔗糖改為用玉米糖漿,可以説是一部濃縮了美國與拉美各國的微型交往史。

  起初,美國最大的蔗糖供應國是古巴。美國雜誌《雅各賓》今年3月曾刊文,詳細講述古巴對美蔗糖出口以及該行業在古巴的衰落等情況。

  20世紀上半葉,古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糖生産國,糖佔該國出口的80%1895年至1925年間,世界蔗糖總産量從700萬噸增至2500萬噸,而古巴的蔗糖産量則從100萬噸增至500多萬噸。這段時期被稱為“百萬之舞”。

  1865年,古巴將65%的蔗糖出口至美國。到20世紀20年代,美國銀行向古巴提供了大量貸款,幫助古巴從1920年短暫的全球糖價投機熱潮中獲利。當熱潮在大蕭條時期退去,這些美國銀行接管了受到重創的古巴生産商,來自北美的公司控制了古巴蔗糖業。

  1934年美國國會通過《互惠貿易協定法》,保證古巴在美國市場擁有190萬噸糖的固定配額,並將古巴糖的關稅從每磅2美分降至0.9美分。1937年美國《糖法》根據美國的總消費需求建立了固定配額制度,古巴獲得美國市場28.6%的份額。這在二戰期間既保護了古巴的糖業,也保證了美國的糖供應。

  二戰結束後,美國政府開始就一項新的貿易協定進行談判,旨在降低進口糖的成本。古巴糖業工人希望加入對美談判團隊,遭拒絕。談判破裂後,美國政府次年將古巴蔗糖的進口量從570萬噸削減至230萬噸,這沉重打擊了古巴蔗糖業。不久後朝鮮戰爭爆發,各國將糖視為重要戰略糧食開始大量囤積,糖價暴漲。但由此帶來的産能過剩又在不久後導致糖價暴跌。由於當時古巴的糖産量佔全球的18%,市場價格暴跌對古巴經濟造成災難性打擊。

  19607月,美國大幅削減古巴糖配額至100萬噸。當年12月,時任總統艾森豪威爾更是宣布將1961年第一季度的古巴糖配額設為“零”。從19622月起,美國對古巴實行全面經濟禁運,幾乎終止所有貿易,包括可口可樂在內的美國公司也被禁止向古巴出口産品或與古巴做生意。

  如今,美國蔗糖的進口來源日趨多元,但主要仍來自墨西哥、多米尼加、危地馬拉等拉美國家。其進口框架也仍保持了“關稅配額制”。該制度沿襲1934年《互惠貿易協定法》和1937年《糖法》確立的配額機制,通過設定年度進口配額(配額內低稅、配額外高稅),保護本國甜菜和甘蔗産業。

  配額多少主要取決於與美國“關係遠近”,如從2008年起,墨西哥曾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框架下免稅出口蔗糖至美國。但2015年以後,美墨達成“暫停協議”,美國對墨西哥蔗糖出口設置了出口量和價格限制。

産品創新與政策壓力調試

  《紐約時報》1977年報道過這樣一則故事——可口可樂董事長保羅·奧斯汀為時任佐治亞州州長吉米·卡特籌措大量競選資金,可口可樂的飛機還載着卡特在全國飛行為競選總統造勢。作為回報,勝選後的卡特取消了對進口蔗糖徵收每磅2美分的關稅。

  如今,特朗普希望可口可樂改用蔗糖,同樣並非僅出於個人愛好——雖然他是一名眾所周知的健怡可樂愛好者,曾在自己的就職午宴上提供可樂。今年213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成立“讓美國再次健康”委員會,其任務是研究和應對美國日益嚴重的健康危機,重點關注兒童慢性病問題。擔任該委員會主席的美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長羅伯特·F.肯尼迪稱,高果糖玉米糖漿是導致肥胖和糖尿病的元兇,他還稱糖是“毒藥”。

  勸説可口可樂公司改用蔗糖,正是這種政策的延續之一。

  美國農業部稱,美國約有3%的玉米産量用於生産食品和飲料用的玉米糖漿。目前,美國每年消耗約1250萬噸糖,但蔗糖産量僅為400萬噸。其餘的糖來自進口和甜菜糖。專注食品飲料行業研究的美國加州McKeany-Flavell公司的大宗商品專家克雷格·魯福洛&&,在現有的甘蔗精煉生産能力下,美國蔗糖業幾乎不可能滿足可口可樂的需求,向美國飲料行業供貨意味着要大幅增加從巴西和墨西哥等國的進口。

  由於美國在多國施展關稅重拳,可口可樂今年遭遇了全球市場疲軟。可樂的主要消費者為拉美裔,他們對美國暴力遣返拉美移民、提高關稅等手段&&不滿。今年4月,可口可樂公司在北美銷量下降了3%,在墨西哥和智利等國都遭遇銷量下滑。對此,可口可樂公司&&西語裔客戶的購買力影響了銷售額。

  面對來自特朗普的壓力,可口可樂公司斟酌再三,推出了“蔗糖可樂”。在産品創新與政策壓力交織背景下,蔗糖或許正成為這家飲料巨頭講述品牌故事的一個新起點。這場關於蔗糖的討論,也遠非飲料甜度如何選擇這麼簡單,更從中折射出美國在健康政策、農業結構與國際貿易之間的複雜博弈。壓力之下,甜味,能自由流動嗎?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