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和南共市推進自貿安排減少對美依賴
文/《環球》雜誌記者陳瑤 胡加齊
編輯/胡艷芬
歐盟委員會日前通過與南方共同市場(南共市)自由貿易協定文本,推動這一覆蓋約7億人口的跨洲自貿區建設再進一步。歐盟希望借助該協定增加應對美國加徵關稅政策的籌碼,南共市國家也期待通過該協定增加對歐出口,推動自身再工業化進程。但協議真正落地實施在歐盟內部尚面臨多重阻礙。
實現相互自貿邁出關鍵一步
歐盟與南共市早在1999年就正式啟動了關於建設跨洲自貿區的談判,2019年雙方簽署自貿協定備忘錄。然而,歐盟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議題上提出的附加要求,使自貿談判長期陷入僵局。
歐盟堅持要求南共市國家在森林保護和氣候承諾方面作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規定,特別是針對亞馬孫雨林保護和碳排放目標,作為協議獲批的前提。這一立場引發南共市不滿,被視為“綠色保護主義”。巴西、阿根廷等國認為歐盟條件“不可接受”,指責其阻礙貿易自由化進程。
2024年底,在西班牙、德國等國積極推動下,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巴拉圭四國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宣布達成協定文本。今年9月,歐盟委員會通過這一協定,意味着談判進入落地實施之前“臨門一腳”的關鍵階段。
該協定實施後,歐盟對南共市的出口有望得到顯著提振。根據該協定,南共市將對91%的歐盟商品逐步取消關稅。埃菲社發文稱,歐盟汽車、設備、化工和食品飲料産業將成為最大贏家。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説,協定將使歐洲“更加繁榮和有韌性”,創造2.2萬個就業崗位。歐盟委員會預計,該協定一旦落地,歐洲出口額將增長39%,新增市場規模達500億歐元,每年節省約40億歐元關稅。
歐盟將深化與南共市貿易合作視為應對大國博弈、實現“戰略突圍”的重要手段。歐盟希望借此增加應對美國發起的貿易戰的籌碼,並減少所謂“對華依賴”風險。德國總理默茨直言,歐盟加強與其他地區簽署自貿協定可減少被大國掣肘風險,保證自身供應鏈安全。
該協定對於南共市國家在經濟和戰略層面同樣意義重大。根據這一協定,歐盟將允許更多南美農産品進入歐洲市場。拉美多家媒體認為,如果該協定最終獲得成員國和歐洲議會的批准,這一跨洲自貿區將成為全球貿易版圖的重要一極。
巴西總統盧拉公開&&,協議將成為加強多邊主義和保障市場准入的重要步驟,是“外交與經濟的雙重勝利”。阿根廷希望借協定推動對歐出口,改善工業品與農産品市場准入,儘管國內對開放貿易仍存爭議。烏拉圭、巴拉圭兩國經濟對出口依賴度較高,均期待通過該協定規定的更低關稅水平,獲得更穩定的對歐出口份額,尤其是在畜牧業與農産品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歐委會還同時通過了與墨西哥的自貿協定升級版。歐墨1999年簽署自貿協定以來,墨西哥已成為歐盟在拉美的第二大貿易夥伴,2023年歐墨雙邊貿易額達820億歐元。升級後的歐墨自貿協定將逐步取消剩餘關稅,並確保關鍵原材料供應。
最終落地實施還需克服多重阻礙
儘管歐委會已通過協定文本,但協定的最終落地仍面臨重重阻力。
一些歐洲國家擔憂實施該協定會對本國農業産生不利影響。法國、波蘭、意大利等國的農業組織強烈反對該協定,擔心南美的廉價農産品將衝擊本土農業市場。法國作為歐盟最大牛肉生産國,態度尤為強硬。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與盧拉會晤時明確&&該協定“對歐洲國家的農業構成風險”。法國農民聯合會指責該協定導致“傾銷”,威脅歐洲農業生存。
為平息歐盟內部關於農産品的爭議,歐盟委員會提出多項保障措施。對南共市國家所産牛肉設置配額,在進口量不超過歐盟産量1.5%的情況下方可享受7.5%的優惠稅率,超過該配額則面臨50%的關稅;如有歐盟成員國發現來自南共市的牛肉等進口量增加或價格下降幅度達10%以上,歐盟委員會將評估是否啟動保障機制,並採取限制進口措施;建議設立63億歐元的農業危機應急儲備金,以應對市場動蕩;“歐盟共同農業政策”建議從2027年起追加至少3000億歐元特別預算,用於援助歐盟農民,保障其繼續維持穩定的高收入。
此外,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議會將每6個月對自南共市的農産品進口數據報告進行審查,如引起任何成員國不滿,則將在21天內啟動緊急應對措施。
環保爭議依然是協定落地實施的重要阻礙。歐盟堅持在協定中加入森林保護和氣候變化的法律承諾,而南共市國家則認為這是貿易保護主義的延伸。
複雜的審批程序也增加了協定落地的不確定性。根據歐盟規定,協議需至少15個歐盟成員國批准,且其人口總數需佔歐盟65%以上,最後還需歐洲議會表決通過。在歐洲內部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思潮上升的背景下,協議即便在經濟上有利,也可能因政治分歧一再拖延。
南共市與中國自貿談判有望提速
歐盟分別完成與南共市以及墨西哥相關自貿協定的關鍵步驟和更新升級,顯示其試圖在多邊貿易體系中發揮更主動的作用,以應對全球貿易體系的不確定性。
歐洲議會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主席曼弗雷德·韋伯公開&&,該協定具有“反特朗普”的色彩,體現出歐盟尋求構建反對美國加徵關稅政策的統一戰線。南共市國家出口渠道多元化後,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將下降。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中國拉丁美洲學會副會長袁東振認為,歐盟加快推動與南共市的雙邊自貿安排,有助於緩解美國關稅衝擊給雙方帶來的消極後果,也為南共市帶來新的貿易機遇和再工業化契機。
近年來,中國與南共市之間的貿易合作呈現積極推進態勢。2024年中國與巴西雙邊貿易總額達1880億美元,中國作為巴西最重要貿易夥伴的地位愈發穩固;2023年和2024年中國與阿根廷之間的貨物貿易額穩定在163億美元以上;中國已長期成為烏拉圭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與巴拉圭的貿易規模雖然較小,但總體呈增長態勢。
專家認為,歐盟與南共市的自貿協定或推動南共市加快與中國自貿談判。1997年至2024年,中國和南共市共進行了7次對話,雙方同意繼續加強對話,不斷深化合作。袁東振認為,南共市與歐盟簽署自貿協定後,有望加快與中國的自貿談判進程。
而在巴西聯邦ABC大學巴西對外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波爾圖看來,歐盟與南共市深化經貿合作,或為中國帶來更多三方合作機遇。


手機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