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百年組織見證人與貓的故事

2025-10-22 12:58:01 來源: 《環球》雜誌

頒獎現場的背景屏幕上出現的是年度貓咪菲茲

文/《環球》雜誌記者 趙家淞(發自倫敦)

編輯/胡艷芬

  初秋的倫敦夜色溫柔,空氣微涼。在這個尋常夜晚,人們步入市中心的禮堂,不為欣賞歌劇或戲劇,而是為向一群無聲的夥伴致敬。它們不善言辭,卻以陪伴與凝望,悄然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軌跡。這就是第17屆英國“全國貓咪大獎”的活動現場,一個專為貓與它們背後的感人故事而點亮燈光的夜晚。

  頒獎典禮於9月24日晚拉開了帷幕。活動由成立於1927年的英國百年貓類慈善組織“貓咪保護”組織主辦。現場約180名參與者共同聆聽圍繞療愈、陪伴與責任展開的入圍故事。評委會設立了4個主要獎項類別:表彰在社區或社交&&産生廣泛影響的“紐帶貓咪獎”;表彰事跡突出的“非凡貓咪獎”;專為長壽貓設立的“高齡貓咪獎”;以及在家庭中持續提供情感支持的“家庭貓咪獎”。

“年度貓咪”榮譽歸屬

  來自威爾士波伊斯的4歲橘貓“菲茲”先後榮獲“紐帶貓咪獎”與最終大獎“2025年年度貓咪”。據頒獎詞介紹,“菲茲”從9個月大就開始在小鎮各處巡游,居民常常在銀行、圖書館、健身房甚至劇院與它不期而遇。評選理由是:“它有效地將人們連接在一起。”

  58歲的主人布裏奧妮·洛德説:“4年多前我們養了一隻姜黃色小貓,沒想到它會成長為一隻‘明星貓’,在自己的臉書頁面上已有2300多名粉絲。”

  “鎮上的人都親切地叫它流浪貓‘菲茲’,它是一隻非常有個性的貓。它不僅是我的貓,也是整個小鎮的貓!我為它的生活態度感到驕傲,它讓許多人的日子變得不同……人們分享了太多關於它的故事——它曾闖進婚禮,還出現在婚禮合影裏;它曾走上滾球賽場,迫使半決賽暫停;它還被當地劇團任命為‘助理導演’,因為它總是參加排練。大家一提起‘菲茲’,臉上都會露出笑容。”洛德説。

  去年的年度貓咪“馬利”來自倫敦一所為人口販運倖存者設立的安全屋,它以穩定的陪伴,協助多位女性重建生活信心。這些故事串聯起一個共同主題:貓已不再只是人類世界中的配角,它們能幫助人穩定生活節奏,也理應獲得更受尊重的對待。

  “貓咪保護”組織傳播副總監凱特·邦廷告訴《環球》雜誌記者,儘管貓總是顯得高冷,但它們同樣是忠誠的夥伴、溫暖的慰藉,甚至能成為人類艱難時刻的精神支柱。邦廷&&,這場頒獎禮是“一場真正獻給貓與主人的慶典,讓我們有機會深切感念貓咪為人類生活帶來的美好,並確保它們始終成為家庭與情感生活的核心”。

領養保護任重道遠

  其他獲獎故事同樣感人至深。榮獲“家庭貓咪獎”的“魔術”,在主人喬恩失去未婚妻勞拉後,成為他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2019年,喬恩與勞拉在共建愛巢時收養了“魔術”。然而命運弄人,勞拉於2020年因新冠肺炎併發癥不幸辭世。在共同經歷這場生命重創的過程中,“魔術”與喬恩建立起超越言語的情感紐帶,默默陪伴他度過最艱難的時光。而今,這只充滿靈性的貓咪還將溫暖延續,成為喬恩病弱母親的心靈慰藉。

  “高齡貓咪獎”得主“胡蘿蔔”被領養時被稱為“收容所最悲傷的貓”。“胡蘿蔔”12歲時由主人夏洛特和羅布領養,如今已22歲,相當於人類百歲高齡,它居住於赫裏福德郡萊德伯裏。夏洛特領獎時&&,胡蘿蔔“仍健康活潑”,羅布稱讚伴侶是“照料老年貓的傑出倡導者”。

  自1927年成立以來,幫助老年貓及所有貓咪尋找安全合適的家園一直是“貓咪保護”組織的核心使命。該慈善機構2024年報告顯示,英國共有1060萬隻家貓,其中240萬隻來自全國動物收容所、救助或重新安置中心。“貓咪保護”組織首席執行官約翰·梅呼籲社會更多地參與貓咪領養,並指出他們的收容所中仍有大量待領養的貓。他説:“如今英國年輕養貓人群增長,三分之一的貓主人年齡在35歲以下,但該群體購買而非領養的比例令人遺憾。”

  “貓咪保護”組織理事會主席基特·斯特吉斯稱,英國經濟壓力給養寵家庭帶來很大影響。一些寵物主人難以照顧寵物,有些人甚至忍痛放棄養貓,甚至將貓遺棄街頭。“過去3年,(英國)遺棄貓數量增長71%,預計這一狀況仍將持續。”他&&,該組織將以研究人員、行為學家和獸醫的實證研究作為支撐,進一步加強貓類救助與重新安置工作。

  報告還顯示,2024年,“貓咪保護”組織直接幫助了約19.1萬隻貓(日均約525隻),為9.3萬隻貓植入芯片並促成1600隻失散貓與原主人團聚;絕育16.8萬隻(其中1.3萬隻為野貓),為約2.9萬隻貓找到新家,並通過諮詢與支持讓850隻得以留在原家庭。

人與貓相互守護

  英國獸醫詹姆斯·赫裏奧特在其著作《萬物生靈渺小而偉大》中説:“我希望人們能意識到,動物完全依賴我們,它們無助,就像孩子一樣,是託付給我們的一份信任。”

  業內人士指出,動物福利事業離不開社區支持與志願服務。約翰·梅&&,該組織擁有約1200名員工與超9000名志願者,2024年累計服務近370萬小時。

  97歲的貝麗爾·詹金斯便是其中一員,她為獲救動物編織安撫毯已逾20載。受母親啟蒙,她曾在二戰期間為士兵織衣,如今將作品捐贈給“貓咪保護”組織在倫敦的一處援助中心。

  頒獎典禮還揭曉了“年度獸醫獎”,該榮譽由西薩塞克斯郡“格雷蘭茲貓診所”的獸醫約安娜·希曼斯卡獲得。她所在的診所是一家專為貓設立的診療機構,從燈光設計、噪音控制,到操作流程與鎮痛目標,均依據貓的應激特點進行了專門設計。

  “貓常被誤解,人們認為它們獨立自強,實則默默承受痛苦。”希曼斯卡説,“為它們發聲是我們的責任,亦是殊榮。”她指出,長期以來獸醫研究與臨床多以犬為中心,而她希望確保貓獲得同樣的專業重視。主辦方也希望通過此獎項,將專業貓科關懷理念帶入更廣泛的公眾視野。

  她還告訴記者,貓在提供情感支持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許多報告表明它們能感知人體變化,包括疾病徵兆。今年“非凡貓咪獎”得主“沃德”便是例證,它會在主人勞拉癲癇或心臟問題發作前輕放爪子並發出微弱叫聲示警。

  勞拉稱,曾經的獨居生活讓她倍感孤獨,她渴望有個生命在身邊陪伴。但她身患多種疾病,包括癲癇、孤獨症和功能性神經障礙,隨時都可能癲癇發作,行動也多有不便。

  “沃德似乎總能預知我的發病時刻。它會來到我身邊安靜坐下,將爪子輕輕搭在我身上——這是它平時不會做的動作,然後凝視我的雙眼,發出最輕柔的叫聲。這是在提醒我該找個柔軟的地方躺下,以免在隨後的發作中受傷。”她説。

  “這些時刻讓我感受到被愛、被呵護的溫暖,它讓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其實沃德是只容易焦慮的貓,但它照顧我的意願完全超越了自身的不安。無論它多麼焦慮,只要我身體不適,它都會放下所有不安來到我身邊。我的心理健康問題與身體狀況惡化幾乎同時出現。曾經我一度需要被強制留在醫院接受治療,那時我以為人生將長久黯淡無光。但自從沃德來到我的生命裏,這樣的情況再未發生。我由衷感激生命中有它相伴,有了沃德的陪伴,我知道未來的日子將會更加幸福安穩。”勞拉講述道。

  獸醫什切爾斯卡還&&,未來,她將與同事們一起,邀請更多貓主人走進診所,向他們普及疾病預防與動物福利知識。

手機版